第687章 滦河之战九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87章 滦河之战九 (2 / 3)
        在打这场反击战之前,明军将士不过是因为抱着一种对于皇权的天然服从而走上了战场,但是当他们如预期一般获得了胜利之后,对于崇祯的信服就有些发自于内心了。

        而将士们对于皇帝的信服,随着崇祯在战火尚未停息时,对前沿部队的检阅行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巡视检阅完前线将士之后,朱由检并没有被这场胜利冲昏头脑,接受祖大寿等将领提出的,向东面鞑子军队进行全面反击的提议。

        这场战争最大的战果还是迫降了七百多后金将士,歼灭的敌军也还不到千人而已。虽然后金军队被迫撤退,但这不过是奥巴首领带着科尔沁部先行撤离,动摇了这只后金军队的军心而已,这只军队的主力实际上并没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即便是东面大营的后金部队开始撤离,也是井井有条,丝毫不乱,甚至还放了一把火烧了自己的大营,以防止被明军利用。

        在这种状况下,不管是何可纲还是李宏元都认为,不宜进行全力追击,还是派出一支小部队尾随,不让这只军队脱离明军的视线,寻找下一个攻击机会为好。

        朱由检接受了两人的意见,调派祖大乐和降夷右营尾随武纳格的本部人马,何可纲率领两营人马从西面口子出发,沿着通道前往五重安地区,为大军开辟行军通道。

        而其他营头开始打扫战场,休息一晚后第二天继续北上,前往五重安。决定了下一步的行军方略后,接下来便是对这场战争进行论功行赏了。

        虽然朱由检很不待见捡了个便宜的吴襄,鄂本兑最后选择了突围逃亡,使得这位吴副将白捡了一个攻占营垒的功劳。不过在这个时候,他也只能捏着鼻子对吴襄父子进行了奖赏。

        当论功行赏结束,会议自然就进入到了如何对待鞑子俘虏的讨论上来了。除了鄂本兑率领的七百余人是主动投降之外,此前的战斗中明军还抓了几十个俘虏。

        吴怀等少数将领认为,将这些俘虏看管起来不仅需要人手,还要花费不少物资,不如把其中有地位的人员挑选出来,其他人直接丢进滦河去算了。

        祖大寿、何可纲、李宏元等人,都一致反对这个粗暴的做法。祖大寿觉得虽然明军获得了一场胜利,但并不代表他们能够一直胜利下去。

        一旦今日他们屠杀俘虏的消息传出去,那些失陷在鞑子手里的明军将士难道就不会遭到报复么?

        而何可纲则是觉得,仅仅因为这样的理由就开始杀俘是无法让人接受的。他们这次能够获得胜利,除了明军将士发挥出了极大的努力之外,鞑子普通将士战意不高也是一个因素。

        一旦他们屠杀俘虏的消息传出去,恐怕接下来的作战就不容易打了。李宏远的主张同何可纲差不多,他也同样反对杀俘。

        听完了几位将领的意见之后,朱由检才开口说道:“杀俘这种事,能不干还是不干为好,即伤名声,也没什么正面效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