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新北京 (4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3章 新北京 (4 / 4)
        我在辽东时,就听说京师出了一种叫做水泥的新事物,能够化泥为石。我原本以为,这不过是那些人夸大其词,想不到今天见了实物,却真的是坚硬如石啊。”

        范文程说的时候,还用脚跺了跺地面,他的举止倒似乎引起了过路行人的注意,那些行人对他们两人指指点点的,直把两人当做了乡下土包子。

        范永斗也不好再说什么,赶紧拉着范文程跟上了商队。西直门是玉泉山向皇宫送水的水车必经之门,因此有“水门”之称。按照京城街道的旧制,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

        所以旧西直门大街在外地人眼中已经是宽阔非常,非常气派的形象了。不过以往京城街道除了正阳门大街,即皇帝出行的御道为石砌外,其他都是黄土垫道。

        这种黄土道路一旦使用久了就变得坑坑洼洼让人难以行走,时人谓:天晴则沙深埋足,尘细扑面。阴雨则污泥满地,臭气薰天,如游没底之堑,如行积秽之沟,偶一翻车,即三薰三沐,莫蠲其臭。

        这样的道路弊端是此时天下各地城市的通病,犹以北方最为严重。南方因为雨水太多,不得不在一些主要道路上铺设了石板路以供出行,当然这些都是较为富庶的南方城镇才有。

        范文程在沈阳并不觉得黄土大道有什么问题,但是出了燕山进入华北平原后,他就发觉野外的碎石路要比沈阳城内的黄土大道干净便利的多。

        而进入了西直门之后,他更是觉得北京人实在是太过奢靡了。西直门大街除了把原本的土质道路改成了水泥路面外,道路宽度也明显超过了二十四步阔。以他在心里的估算,起码有三十四、五步阔。

        这水泥道路中间高两侧低,在道路边缘还设置了下水渠道排水。道路的边缘还有一掌高的路缘石,把大街同边上的人行道分离了开来。

        这些人行道虽然没有采用水泥路面,但却烧制了方砖铺设在上方。如此一来,即便是下雨天行人也不用脚染泥泞了。

        人行道靠近街道的一侧,每隔五步便种植了一棵树木,部分地段还砌起了长方形的花坛。虽然现在是冬季,但是范文程能够想象的出来,这条街道在夏天是一个多么舒适的场所。

        如果京城大小街道完全按照这个样式去修建,明国百姓要多承担多少赋税啊,范文程行走在这街道上时,心中如此对自己说道。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wap2.xinbiqug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