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宏观调控?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8章 宏观调控? (1 / 4)
        王渊思对着崇祯低头行礼之后回道:“不,陛下。这是度支司各位同仁,在研究了辽西镇民间商品交易之后,共同得出的结论。”

        衣食住行,这是满足一个人生存下去的最基本的需求。围绕着这四样基本需求,人类最终创造出了犹如海滩上的沙粒一样多的商品。

        在农业社会,后三样作为商品来流通都是有着局限性的,但是唯有在穿着上,便于运输的纺织品,是最好的流通商品。

        所以这位户部官员说的没错,只要掌握了粮食和棉花,即便是国家没有控制贵金属的储备,也拥有了发行货币的资格。

        但是粮食和棉花最终还是表象,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土地。只有控制了土地这个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朱由检才能喊的出来,金银不过是一堆无用的砂石,只有土地才是财富之源。

        当然,现在的崇祯是喊不出这样的话来的,就算是喊出来了,也会被这些封建官僚认为他是发了神经了,居然想要把天下的土地都收归国有。

        朱由检摇了摇头,把脑子里有些疯狂的想法甩了出去。他正色的看着王渊思说道:“你的想法很有意思,不过朝廷已经建立了粮食局,以调剂天下粮食的生产和运输。

        你不如说说另外一个,朝廷应当如何从棉花入手,保证纸币能够在市场上购买到充分的棉花好了。”

        王渊思想了想便说道:“天下棉花产地,一在苏松,一在山东。苏松之地约有棉花百万亩,平均亩产子花80斤,净花约三分之一,年产净花约25万担。

        而山东棉田约是苏松的一倍,但是亩产只得65斤,净花约为四分之一,年产净花约32万担。

        以上两地约占了天下棉花产量的三分之一,江南的气候虽然适宜种植棉花,但是地狭人稠,想要继续扩大种植棉花的面积也是比较困难的了。

        但是山东,和山东相邻的北、南直隶、河南地区同样适宜种植棉花,陕西、山西也有一些地区适宜种植棉花。

        北直隶有耕地61万6千7百余顷,山东有耕地116万6千5百余顷,河南100万4千6百余顷,但是三省种植棉花的田地过去从来没有超过500万亩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