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皇极殿会议二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4章 皇极殿会议二 (2 / 4)
        李夔龙已经反应迅速的上前说道:“天下无不是的君父,这黄白安既是忠臣,就不该诽谤君上;这黄宗羲若是孝子,岂会陷黄白安于不义。”

        韩爌顿时不再沉默了,他赶紧出来为刘鸿训辩解道:“刘侍郎并不是想要借此攻击先帝…”

        看着群臣终于骚动了起来,崇祯轻轻咳嗽了几声,首辅黄立极立刻站出来对着群臣驳斥道:“诸位准备争吵到什么时候?东林党案乃是先帝钦定,更有三朝要典为证。

        黄宗羲身为人子,远涉千里入京,虽然孝义可嘉,但是不明君臣大义,这就是愚孝。

        刑部问案之际,纵容黄宗羲辱骂殴打朝廷命官,肆意践踏朝廷律法,又在百姓面前毁坏了朝廷法度的威严。试问今后百姓若是因此视朝廷法度于无物,大明各地民变四起,谁来担负这个责任?

        为了一己之私,就如此操纵律法,可见刘侍郎心怀叵测。他是欲借此案替东林党人翻案,辱没先帝声名,陷陛下于不恭,这是人臣该做的事吗?

        自刑部接受此案之后,京中舆论大张旗鼓的颂扬人子之孝,却避而不谈君臣之分,挑动地方宗藩蠢蠢欲动,这也是刘侍郎想要的吗?”

        黄立极给刘鸿训扣帽子的话语,再次让一些官员退却了。不管是破坏朝廷法度还是同藩王私下勾结,都是极大的罪名。

        有了皇帝的支持,黄立极完全可以再兴起一次东林党案,这显然不是东林党人希望的结果。

        当崇祯把为东林党翻案同玷污先帝名声联系起来之后,刘宗周、韩爌、袁可立、钱龙锡、钱谦益、刘鸿训等东林领袖,顿时明白今日是无法替这些东林先烈们翻案了。

        刘宗周、韩爌、袁可立几人都想着,要怎么把今天的朝会搪塞过去。唯有刘鸿训知道,他已经同这件案子绑在一起,无法在脱身了。

        思前想后的刘鸿训,没有看到钱龙锡、钱谦益给他打的眼色,两人希望刘鸿训对着皇帝服软,说不定事情还有挽回的机会。

        但是刘鸿训思考片刻之后,便选择了硬抗到底的做法,他去掉了头上的官帽后说道:“臣所言处处属实,东林诸位君子,都是忠于先帝的正直大臣。

        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

        东林诸君正是所谓的争臣是也,臣不敢辱没先帝声名,臣但请陛下为天下计,复诸君子之声名,为天下士子蓄养气节,以报国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