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3章 河南的痼疾 (2 / 4)
李朝钦继续说道:“修建这条道路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陕西地方过去几年连连受灾,一般的百姓都已经家无积蓄了,朝廷希望凭借修建这条路,能够吸纳一部分流民,安定陕西地方,避免这些流民成为流贼盗匪。”
孙传庭最终还是被李朝钦说服了,答应会全力配合修筑这条洛阳到三门峡的道路。
李朝钦却笑了笑说道:“负责修建这条道路的人就是你,所以你只要配合你自己就可以了。
另外田郎中请上前来,这位是陛下亲自任命的治蝗郎中,杂家希望你也能配合他的工作。”
田文明上前同孙传庭见了礼后,便述说了自己的请求。自从在国子监接受了崇祯的命令后,他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研究蝗虫的习性中去了。
通过了前人治理蝗虫的文字记载,还有明朝这些年来发生蝗灾的地点研究,田文明大致了解到了两件事。
第一是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
第二是蝗虫的繁衍地区,大多来自于黄河中下游的荒滩地。蝗虫一年繁衍两次,一次是夏天,一次是秋天。
他把自己的发现向皇帝进行了汇报,认为要想减轻蝗害,应当治理黄河中下游的荒滩地。
皇帝对他的研究非常满意,并给了他一个治蝗郎中的官职,对黄河中下游的荒滩地进行调查和治理。
孙传庭对于田文明的研究也同样感兴趣,他不由出声问道:“那么你想要本府如何协助你呢?”
田文明顿时精神振奋了下说道:“出京之前,我同陛下交谈过一次。根据陛下的提议,对这些河边的荒滩地,一是进行植树造林活动,变荒滩为树林。
二是把这些荒滩变成蓄养家禽的基地,向农户免费发放雏鸡雏鸭,让它们在荒滩地进行放养。”
孙传庭顿时有些犹豫的说道:“鼓励农户饲养家禽倒也好说,但是这发放雏鸡雏鸭,恐怕一时之间难以凑齐这么大数量的雏鸡雏鸭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