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9章 河东盐池 (3 / 4)
明初采用盘铁煎盐,一盘一日可得盐600斤。但是盘铁重3000斤,价值昂贵只能按照团伙轮流使用。
到了后期则改成了小锅煎盐,一只小锅140斤,一锅一日可得盐60斤,重要的是一个人就能移动。
但是随着灶户中的贫富分化,富有的灶户有3到5个小锅,可以请雇工煎盐,而贫户则连这样的116两一副的煎盐用具都购置不起。
最终盐商就开始直接介入盐场的生产,他们向这些贫穷的灶户进行放贷,以购买生产工具,而贫穷的灶户们以盐斤偿还。不过目不识丁的灶户们,显然不是这些放高利贷的盐商们的对手,最终成为了这些盐商们的债务奴隶。
四海商行的股东们,原本也想采用这种方法,从灶户们手中榨取出高额利润。不过崇祯显然不愿意用这种方法,破坏自己的名声。
在皇帝的坚持下,灶户们拖欠盐商们的负债,统一被转移到了盐业公司身上。通过了这些改革手段之后,灶户们的生产积极性大为增加,而不少贫民也被召入了盐业公司内。
长芦盐场一直在下降的盐丁人数,第一次回升到了20000人。而日产盐超过了25万斤,成本降到3文每斤。
四海商行内每斤盐的零售价为30文,扣除成本和税收,毛利润为20文,再扣除盐业工人工资及四海商行的运营费用,还有15文的净利润。
只不过是稍稍恢复了长芦盐场的生产,每天就有600余两的净利润。而河东盐池制盐的价格比长芦盐场还低,大约为12文左右。
河东盐池只要恢复到平常年份的出盐量,每年一亿斤,即便是按照最低价格30文每斤出售,那也是一年150万两以上的利润。
这显然是一门好生意,四海商行的股东们,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终于低头了。朱由检也适时的回过了神,继续对着这些股东们劝说道。
“这河东盐池一向被晋商把持,就算是朕也不能空口白话一纸诏书,就把它交给四海商行经营。否则,那些文官们一定会说朕是在与民争利。”
一名股东顿时说道:“可是我们也是民啊,陛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