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民主进步会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3章 民主进步会 (3 / 4)
        看着冯铨沉默不语,朱由检继续说道:“不过朕有另外一个想法,不知道冯学士清不清楚,根据内阁提出的改革方案,各县将会增加一个副县、一个财政局长、还有一名县法官。

        大明有1427个县,也就是说会增加4200多位官员,这么多空缺,光靠三年一次的会试选拔人才,显然是无法满足的。

        因此朕打算,除了副县这个职位必须由科举出身的人员担任之外,财政局长和县法官两个职位,会优先考虑专业人士担任,你怎么看?”

        冯铨有些疑惑的问道:“什么是专业人士?”

        朱由检摊开双手说道:“凡是毕业于燕京大学的学生,就属于专业人士。还有,担任过三年小学教师的人员经过选拔后,可以安排进入大学培训,培训完成之后,同样可以担任这两个公职。”

        冯铨顿时领悟到了皇帝的暗示,这样的话那些家中子弟读书不成的士绅们,也终于有了一条稳妥的进入仕途的道路了。而不必再像之前一样,担忧几代不出读书种子,就从士绅跌落到小地主的阶层去了。

        他稍稍思考了一会,就小心的询问道:“那么陛下,这个燕京大学毕业之后,是不是只能止步于县一级的属官呢?”

        “当然不是,如果做事出色,自然就能往上晋升,不过想来应该比不上进士出身的官员升迁的快速。”

        听着皇帝的解释,冯铨松了口气。作为京畿地区的士绅领袖,他自然是希望家乡士绅子弟进入仕途的越多越好。皇帝打算扶植京畿地区出身的官员对抗南方官员,这肯定是一件好事。

        他自己作为少有的少年时就进入仕途的北方士子,在翰林院内常常受到南方官员的打压,无非就是北方士子在翰林院内数量稀少罢了,这段仕途经历令他深为不忿。

        但是作为一名正经科举进士出身的翰林,他又天然排斥非进士出身的杂流官。是以听到崇祯提出的建议后,他的心情又是为难又是喜悦,有些无所适从的感觉。

        朱由检并不在意冯铨的想法,他继续说道:“南方士人最喜欢互相勾连,在乡间略有文名,就喜欢撺掇亲友结党、结社的。

        朝廷政策要是不如他们的意,就四处串联掀起声势浩大的舆论批判。毫不顾及朝廷的体面,真正不知谁才是大明的主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