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它叫复仇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7章 它叫复仇 (1 / 2)
        一百九十七它叫复仇

        第一批“下海”的人已经畅游在一个新的自由空间。而他们千百倍地收入不仅在自己的朋友亲戚圈发酵,更在市场上广泛传播。国策地转变,让更多人看到了各过小家,四菜一汤,温饱到小康的阳关大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自古如此!

        作为共和国的军人,一旦脱下军装,自然也是老百姓,也是要吃五谷杂粮。而越是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他们越理解思想解放的意义,老一套精神、主义当饭吃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越来越脆且薄。同时,他们也更加理解国家领导人的高瞻远瞩、目光如炬:民不富,国何以强!大势之下,谁可抵挡,兰大山不可能,邓一方也不愿,作为他们的首长,自然更懂得权宜之计,便宜行事。几片空闲之地,多几批实弹练习,只要大旗树地高,枪弹不外泄,操作得当都是退伍兵组成的公司会成为威胁社会安定的不稳定因素,那党的教育就是太失败了,说出来他们自己也不相信!

        而接下来的对话也验证了事实:

        “小陈,是我。”一个穿着中山服的老人,拿着老实的电话,沉声道,“事情我已经给还在gd军区的几个老部下打了个电话,只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他们会知道怎么办的。”

        “老师长,麻烦您了,几年没有去看望您,第一个电话就麻烦您。”是陈国光发自内心的声音,从他开始和贾思一起创建公司之时,就已经考虑动用以前自己在部队,尤其越战之时,几个老首长、老领导的关系。他们或已经在军队干部安置所颐养天年,或已经步入将军行列执掌一方军政,或已经转为地方,成为一名老领导而给陈国光回电话的就是那个让他回后方,却反而被将了一军的师长。同时,也是那一头顶枪,让当时几个在场的首长,也包括张师长紧紧地记住了这个胆大包天却视死如归的战士,陈国光。

        “从你退伍后是有些年头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啊,不过你这脾气还是老样决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回头过来好好地和我聊聊,怎么突然间想起搞公司了,也“下海”了?来武汉,别的都不要带,你那广州离香港近,就给我带一些特产:书籍。介绍欧美最新研究成果的书,社会、科技、农业、机械等等方面的我都要”老人的话中充满了不服老的气息,依旧铿锵有力,但坚定之中多有关心之意。

        ············

        贾灵灵的家这时就像过节一般,邻里左右,七大姑八大姨,都在“刘三姐”的宣传活动之下,聚拢了过来。这么多人地到来,凑个热闹,奔个私心,贾灵灵宁愿相信更是一种友邻地和睦,但见识过厚黑,体验过无助,承受过黑暗,心已经披上了甲胄。过早步入老年的父母还是那样,与人为善、与人不争,热情招待着来客。贾灵灵忽然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再回到这种嬉笑自然地小家庭、小环境中了,冥冥之中好像有种隔膜,断了她融入地企图。

        笑声伴随这袅袅炊烟,摇曳而散。众人地离去也让贾父贾母,还有贾灵灵的弟弟,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几个星期都没有回来的她身上,至于马晓林则饭后借口想到周边逛逛,其实是在查看周边环境而离开了屋子。从来都不注重外表,不怎么精心打扮的女儿,从来都不用父母费多大心思的闺女,这次一回来却仿佛变了个样,人还是那个人,但精气神却不是原先的那个了,少了许多开朗与和气,却多了些深沉与镇定,还有那“耀眼”的微笑!

        老套的嘘寒问暖之后,便是贾母有意无意地暗示。已经在回家之前早想好答案的贾灵灵自然应对地绰绰有余,这只有她的亲弟弟贾凌越才明白姐姐所谓的解释,多是善意的托词。正如她以前和爸妈讲的那套,只不过这次的,听上去更加地真实与生动,因为对方有名有姓。

        “爸妈都是工人出身,那点知识,也就小学生的水平,不过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家里出了两个大学生,这在咱村里也是独有一份。每次爸妈出去,这腰杆子就是直,邻离的叔叔阿姨,大婶大妈们,他们与你妈、我第一件聊的就是你们,呵呵呵!来,陪爸喝一杯你买的茅台,爸还从来没有唱过这么国酒呢!凌越,你也是大学生了,成年人怎么不会喝点酒。”贾爸平时就是一个沉默寡言之言,但今日在酒精地作用之下,渐渐撬动了舌头。

        “爸、妈,我敬您们,您们身体一定要保重,弟。”贾灵灵端起小酒杯,站起身双手恭敬地将和父亲的酒杯、母亲的茶杯及小弟的酒杯一圈碰了下来,轻轻地尝了一口。

        “茅台酒就是柔,不辣,比起咱家自己烧的农家烧要不烈多了!”贾爸道,可对于滴酒不沾的贾凌越,头一次地喝酒就是一样,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