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刘十二之死 (1 / 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九章 刘十二之死 (1 / 9)
        女仆回去后,极力称赞三姑娘容貌,傅廉的父母都很高兴。后来,又巧娘已经死了,傅廉难过得要流泪。到娶亲那,见着华姑,又问巧娘。华姑答道:“已投生到北方去了。”

        傅廉哀叹了半。娶回三姑娘,总也忘不了巧娘。凡是有人从琼州来,必找来问问巧娘的消息。有人夜里听见秦女墓有鬼哭。傅廉很奇怪,进去告诉了三姑娘。三姑娘沉吟半,流着眼泪:“我对不起姐姐呀!”

        傅廉盘问,她答道:“我们娘俩来的时候,其实没告诉巧娘。现在痛哭的,大概是姐姐吧?早就想告诉你,担心暴露妈妈的过错。”

        傅廉听后,转悲为喜,立刻吩咐套车,昼夜兼程,赶到巧娘坟前。敲击着坟前的树木,大声叫道:“巧娘,巧娘!我在这儿呢。”

        不一会儿,看见巧娘背个孩,从坟里走出来,抬头痛哭,无限悲哀。傅廉也流泪了。傅廉凑到身边问这是谁的孩子。巧娘:“这是你留下的孽根啊,生下才三个月。”

        傅廉叹息着:“误听了华姑的话,使得你母子俩含屈地下,罪责难逃啊!”

        于是,同巧娘母子坐车走了,渡海回到广东。抱着孩子告诉母亲,母亲看孩,体格长得结实,不像鬼生的,很高兴。巧娘和三姑娘两人处得很好,对老人很孝顺。后来,傅廉的父亲病了,请医生来,巧娘:“病不能治了,魂已离体了。”

        催着准备丧事用的东西。刚置办完,老头就死了。巧娘的儿子长大后,特别像父亲,分外聪明。十四岁就中了秀才。

        高邮地方的翁紫霞在广东客居时,听到了这件事。地名没记住,也不知道后来的情况如何。林四娘

        青州道陈宝钥,福建人。夜间独坐,有女子掀纬帘进来,并不认识。长得很美丽,穿着长袖宫装。对陈笑着:“夜里静坐不感到寂寞吗?”陈吃惊地问:“你是什么人?”她答:“我家近在西邻。”心想一定是鬼,但心里很喜欢,请她坐下。听她话文雅,更为高兴,拥抱她,也不怎么拒绝。她:“这里没有别人吗?”陈起身把门关上,答:“没樱”一边一边催她脱衣裳,她很害羞,于是代她把衣脱去。她:“我长到二十岁,还是个处女,请不要粗暴。”在枕上,自姓林名四娘。陈追问身世,她:“我为你献出了贞操,如果你真心相爱,何必多问。”鸡叫时起身走了。

        从此,每夜必至,时常闭门同饮。谈到音乐,剖析入微。陈料想她定会唱歌,她:“时候学过。”陈请她试唱一曲,她:“久不亲近音乐,节奏大半遗忘,希望不要见笑。”再三催促,她才唱了《伊州》、《凉州》等曲调,声调过于哀伤。唱完,流下了眼泪。陈也感到难过,安慰她:“不要唱这些亡国之音,使人郁郁不快。”女:“歌,代表饶思想感情。悲哀的人不会唱出快乐的歌声,快乐的人也不会唱悲哀的曲子。”日子久了,陈与女子感情胜过夫妻。家里的人慢慢也知道了,都来偷听她唱歌,每次听后都流下眼泪。

        陈夫人暗中见过她,认为世界上不会有这种美貌的人,不是鬼,就是狐。因此,劝陈和她断绝关系,同时还请些和散道士来作法。陈反对夫人这样做,但不断追问女子。女子伤心地:“我是衡王府宫娥,遭难而死,至今已有十七年了。因你为人讲情义,所以与你相爱,决不会害你。如果你猜疑畏惧,今后就不再来。”陈申明决无猜疑之心,不过既然两人相爱,不可不了解实情。顺便问她在宫中的事,女子得娓婉动听。至于谈到亡国之际,她悲痛得不出话。女子终夜很少睡觉,常常念《准提》、《金刚》等佛经。陈问她:“阴司也作兴忏悔吗?”她:“和阳世一样。我终生沦落,不过想修度来世罢了。”

        她和陈谈论诗词时,往往能指出某些缺点。遇到佳句,就低头漫吟。高情逸致,令人流连不已。问她:“擅长写诗词吗?”她:“生前偶一为之。”陈请她写几首送给自己,她笑着:“儿女之言,不足以奉献高明。”过了三年,一夜,忽然很凄楚地来告别。陈吃惊,问她为什么。她:“阎王念我生前无罪,死后不忘念经咒,命我投生富贵之家。别后永无相见之日。”陈听了也不觉流下泪来,随即设酒痛饮,女子慷慨悲歌,唱到伤心的地方,无法继续下去。几次起身要走,陈再三留住。直到鸡叫,她:“再也不能留了。你以前怪我不肯献丑,现当长别,特赋诗一章,心悲意乱,不能仔细修改,一定有许多错误,望不要外传。”写完,用袖子掩面哭着走了。陈看所写,书法娟秀,诗是律体:

        静锁深宫十七年,谁将故国问青?闲看殿宇封乔木,泣望君王化杜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