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即墨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章 即墨城
  “黑色的影子出现在地平线上,我们以为那就是即墨城了,没想到陈家人笑笑,说那是城西的马鞍山……不得不说,这时代的空气真够干净的,周围的山都能清楚看见又走了几百米,才看到真正的即墨城,不得不感叹,真小啊!

  我就是即墨人,以前对即墨的认知,是从城东到城西得堵近一个小时,而现在的这个即墨城……边长大约只有四五百米,城墙不过五米多高,实在是小的可怜即墨这个名字已有千年历史,至少在战国时代就有此地了。不过当初的即墨城是在后世的平度市一带,历史上多次变迁,隋朝时才迁到现在的地址,此后一直延续到21世纪。现在的即墨城是金朝的时候才重修的坐落在墨水河两条支流交汇之处,一条自东向西流经城南,一条自北向南流经城西,两条支流在城西南交汇,之后一直向南汇入胶州湾。即墨城边墨水河,似乎即墨之名就是因此而来,实际上正好相反,是先有即墨这座城,这条河流才被附会称作墨水河不过即墨县的经济情况似乎并不太好,一边新到的徽墨,遇水即化,稍研便浓,色泽黑亮,干后有余香,是写字作画上等佳品。”

  “你别骗我,写字跟作画能用同一种墨吗?算了,这徽墨多少钱?”王泊棠问“呵呵,这位公子看来是行家。。承惠,此乃上品,一方340文。”老板回道“噫……你还不如去抢!有更便宜的吗?”

  “客官说笑了,徽墨虽贵,但这一方能写上万字不止,摊下来可不贵。您可再看看这东平府产的松墨,一方210文,虽不及徽墨顺滑,但仍不失为物美价廉的上品。”

  王泊棠皱了皱眉,一万字210文,千字21文,这比网络都贵了。东海商社有二百多人要写字,整个即墨城会写字的人怕都没这么多,对墨的需求量太大,这样可消费不起。他摆出一副嫌贵的样子,正在酝酿砍价的情绪老板看了他的样子,有些无奈,暗骂穷鬼,从角落里拉出一个小筐,对王泊棠说:“客官,东平墨也不合适的话,我这里就只有本地的石墨了,这倒是便宜,您要的话可以论斤称,一斤50文。这墨太‘重’,得费力研磨,加点灯油才能化开,写起来也不太方便,还容易掉,不过墨色倒是够黑,也没什么味道。”…。 钱,交给老板,想了想与两人小声商量了一会儿,又解下了一串。“张兄,这两贯是本次的货款。此外我想再预定一百斤,这一贯是定金,不过这一百斤,你得给我三十文每斤的价格,到时候我们来补款提货。没问题吧?如果做得好,以后还会来你这买更多的。。别说百斤,千斤可能都有。”有陈家人看着,倒不怕张老板卷款逃跑张好文大喜,但是脸上做出肉疼的样子,哀叹道:“唉,鄙人小本生意,实在是赚不了多少,就当交诸位一个朋友了。请放心,下月初十,各位便可来此提货。”说完他便麻利写了张凭条,交给张小平其实石墨在产地价格不超过10文,还可通过水路送货上门,张好文只需要派人捎个消息,便可坐赚数贯。他不是陈家那样以万论钱的海商富豪,一单生意能赚上几贯已经相当令人满意了,积少成多,一年下来也是不少钱之后商业组又在这里买了一批白纸和笔,又留下好几贯现在的纸也不便宜,每张尺寸大约100x50厘米,一百张为一刀。一开始张好文开价150文一刀,后来王泊棠砍到了120文一刀,忍痛挨了二十刀笔全是最细的小号毛笔,买了250支。…。 车辙。。如同特意挖出来的排水沟一样。牛车在车辙中行走,相对来说要省不少力气。看到这个,王泊棠他们才更深刻地理解“车同轨”的作用,并且明白了当下为何要把车轮子做得那么巨大,实在是因为不够大的话,走在车辙里就会擦底盘啊!

  如此一路无事,最终平安回到了鳌山到了山口小路,车夫就不肯继续向东了,毕竟东边险恶,谁知道去了还回不回得来?

  王泊棠也没勉强他,反正根据出发前的约定,保安组乙队已经在山口等着他们了。他给车夫付过钱,就让他回去了,还对他鞠躬致谢,让这个粗糙的汉子受宠若惊保安队带了几把自制抬车,也就是一个类似担架的木架子,由两人抬着或者扛着,可以运输小批量货物。现在木工组做不出轮子,做了几根扁担,身娇体柔的穿越众又玩不转,最后搞了这些抬车出来,还算好用一行人说说笑笑回到东山营地,受到了正在吃饭的穿越众尤其是工业口成员们的欢迎一场难得的迎接仪式过后,人们又回到了岗位上,开始了新的建设“东海商社”的木牌已经在穿越众的领地内立了起来,一切都在向前发展

  。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