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条件好差啊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0章条件好差啊 (1 / 5)
        周教练家虽然已经“破产”败落了,负债累累。但他两公婆,甚至包括周教练的父母,一家四位领“退休金”的人口啊,仍然是源源不断有着“收入”的。

        这种情况之下,周家还没有沦.落到吃饭都困难的程度。因此对于当年“小女婿”第一回登门拜访时,扛了半麻袋的花生来,其实周教练是不怎么喜欢的。

        土里土气倒也罢。周教练当年也是农村出来的娃啊,并没有什么歧视。但在头一回见家长如此正式的场合,你买点水果,那形象都比扛着半麻袋的花生,要来得顺眼吧?!

        咱们没必要特别的、刻意的强调这种民.工.形象好不?!

        那是头一个不满意的方面。

        接触以后,周教练“骇然发现”,小女儿这是挑了个什么层次的对象啊。居然都不识字的?!如今这个社.会,又是年轻人,还有几个是不识字的?

        就像周教练的小女儿,她也是不喜欢读书的,比起她读书有成的姐姐,那真是差了不止一丁半点。但好歹小女儿也接受完了“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士啊。不可能不识字的呀。

        她怎么能看上那样一个“文化不在同一层面的对象”呢?

        就算凭心而论,周教练的这位小女儿,长相也颇为寒渗,但那也是在普通人范围内的“丑”,不是惨绝人寰的那种“丑”(远未达到“大女婿”的那种丑陋级别)。

        像周家小女儿的这种条件,不是太优秀,但在那个“男.女比例.失调”的年代(官.方数据有起码4000万适龄男子找不到老婆),周家小女儿要找对象,找条件优秀些的对象,并不困难。

        比如说吧,周教练夫妻,还有周教练的父母,在周教练投资的生意“破产”以后,举家搬回到了老家的圩上“定居”了。在老家那边,周教练的小女儿就有不少本地的“追求者”。

        老家的物价较低,生活成本远没有“大城市”那么大。而且认识的亲戚朋友,大部分也都在老家这边。周教练父母早就想返回老家过生活了。只不过一直要帮衬“做生意”忙忙碌碌的儿子。帮他做饭带孩子之类……现在终于可以“落叶归根”,返回老家。也算是遂了二老的心愿。

        返回老家后,当时大女儿已经谈了个稳定的对象。这对象是她大学的同学,也是后来成为周家大女婿的那位。尽管他长相实在拿不出手,但其它各方面的优秀条件,也足以弥补这天生的缺陷。

        周教练也逐渐认可了那位大女婿。

        当时要发愁的,却是小女儿的婚姻大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