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高收入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4章高收入 (1 / 6)
        钟任确实是个人材。>
之前他不在其“位”,想要多一些收入来源,只能埋头写稿。

        “稿费”的收入,就算是他的额外收益。

        毕竟自己掌握着一个发表文章的“平台”,想要发表“稿件”,那真是轻松容易得很。

        当然,他自身的水平火候也是到了。对于报社的“稿件”要求什么样的水准,各种规则了若指掌。不说每次发表的文章都是“数一数二”的拔尖之类,起码达到了“发表”的水准。

        自己发表的文章数量大,不仅月未好分奖金,还能额外捞取“稿酬”,可谓“一举两得”。

        钟任调到大报社工作以后,当时报社实施的“计酬”方式,是这样的

        首先,基本工资有1500块这样。“五险一金”呢,报社另外替你购买了。当然,那个年代仍未实施“强制购买社会”,如果不愿意购买,可以额外给予你700块每月的现金。

        另外,就是“绩效工资”,即所谓的“奖金”了。

        这“奖金”怎么个计算法呢

        报社的“社委”们会开会拟定一个标准,报社内部的各“部门”,每月可以按照你那部门的人数多少,发放一笔“奖金”到你部门。然后呢,就看你部门的人员,每个月总共编辑发表了多少篇“稿件”另外再统计部门的人员,每月每人创作了多少篇“稿件”

        有编辑“稿件”的算编辑数量,有创作“稿件”的算创作数量两者兼而有之的,就计算“总数”。

        把部门内人员的“编辑”及“创作”稿件的“总数量”算清楚以后,等于计清了整个“部门”的总工作量了,然而拿本部门的“奖金”总额,除以“总工作量”,最后就会得出每个“单件”的工作量,可以计多少“分”,每个“分”可以换取多少的“奖金”。

        这样一种“奖金”的分配方案,在当时一经推出,可谓大大的调动了报社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了。

        真正体现出了“多劳多得”的原则。

        现在不知道大报社仍在“坚守”这种原则吗但在钟任呆在大报社的那些个年头,都是如此施行“多劳多得”的奖励措施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