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命运多艰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0章命运多艰 (1 / 6)
        “10年前向农民征的地,当时的征地价格真心便宜,大约只花了3万块每亩。‘开发区’这1000亩地,总共也就花了3000万。还有,就是‘三通一平’的费用,这个弄得比较早,当时全部搞下来,1000万出头。”

        “剩下的就是历年‘开发区’人员的工资开支和历年举办招商活动的开销。‘开发区’创建之初,可是正经的配置了8个工作人员,一正一副两位主任,还有6名办事员。单单一个月的工资开支和招商引资费用,就得4到5万,一年下来50万。”

        “按照镇那些家伙的禀性,估计镇也要把10多年来‘开发区’的人员开支费用,统统纳入‘成本开销’。在出售地块的时候也打入‘售价’之中。这部分的‘成本’,大约也得补个几百万……”

        熊千召掰着手指,逐样计算。

        “那就是4000多万,算个整数,出价5000万,镇相关部门的人士也应该可以接受的。”吴瑕想了想,说。

        熊千召回想了一下“开发区”历年来的帐单,点了点头说:“差不多是这个成本价了。我计划就按照成本价报去,争取通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当然,得预留一些弹性空间。如果镇里相关部门要在‘成本价’的基础加点价,吴大小姐你们公司的底价是多少呢”

        假如换成一般的谈判对手,这时候就探寻你的“底价”,吴瑕和梁腾肯定会生出提防之心。

        但熊千召直接把它们“开发区”历年来投入的“成本”价钱,都如实告诉了你。区区五千万而已。还表态会争取按照这个数,向相关的部门申请出售。

        按照“市场价”的话,“开发区”的地再怎么不值钱,2个亿总能够卖出去的。现在既然知道了“成本价”了,有意向的购买者所给出的“底价”,肯定不会比“成本价”高多少的。

        梁腾和吴瑕都是通情达理之人,倒也不质疑熊千召的诚意。

        吴瑕目视梁腾,意思是由他自己决定“底价”是多少

        梁腾想了想,主要不是考虑自己能接受多少的“底价”,他知道这一片区域未来升值空间巨大的,就算给几个亿也能接受。

        梁腾是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需要琢磨一个对方现阶段无论如何拒绝不了的“价格”。

        梁腾沉吟片刻,才道:“那我公司的底价就定在1亿吧。再多,我也可以找到更好的地了。”

        熊千召有点意外:梁腾不是在“底价”的基础,多给出千把万的报价,直接多给了几千万的“利润”了。可谓“诚意十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