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唐宫秦篆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 唐宫秦篆 (2 / 3)
        篆体,又称为篆书,是篆与大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所以后人口中的篆体一般专指篆。

        而所谓篆,便是在祖龙统一中国后,由祖龙下令,秦相李斯所负责推行的文字,也就是秦朝几大措施中书同文所指的书。

        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下纷乱诸侯割据,各国的汉字各有不同,不同地区的人写出的文字互不相识,交流起来极为不便。

        于是,在祖龙横扫八荒统一下之后,他下令李斯,让他在秦国原来所使用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同时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下统一的汉字书写形式。

        而李斯所简化并创造的文字形式,便是后世所称的篆。

        秦王朝使用经由李斯所整理的篆统一了下的文字,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互不相同的尴尬现象,直到西汉末年,隶书才逐渐替代篆,成为了更加通用的字体。

        不过,由于篆字体优美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所以在被隶书所取代后又找到了新的使用之处,尤其是印章刻制方面,在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之上篆一直是不二之选,历朝历代一直沿袭采用,始终被后世之人所青睐。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篆到现在仍未失传,我们就算对书法了解并不深刻,却也同样对篆并不陌生。

        正是因为我们并不陌生,所以我们才确信,无论从那个角度考虑,这三个字都与我们脑海中的篆截然不同,这又是为何?

        春亭见我们想不通其中究竟,于是也不再卖关子,看着我们出了其中的真相。

        “你们认知中的篆体是由李斯改良而成的篆,而这匾额上的字体却出现于祖龙统一下之前,也就是最初并未进行改良的篆体,也称秦篆。”

        原来是这样。

        篆是由大篆籀文改良而成,后世所用皆是被李斯改良后的版本,这匾额上的文字如果确实如春亭所是李斯改良之前的最初版本,也难怪我们并不认识。

        可是春亭又为什么会这文字我也认识?

        心中的好奇心使然,让我忍不住开口对春亭发出了询问。

        “春亭,如果这是最初版本的篆体,我又怎么可能会认识?”

        春亭神情中有些失落,却还是开口出了其中的原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