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同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同 (2 / 3)
        在仔细说明我提出这个问题的缘故之后,我这才整理了一下语言,对眼前的烛龙问出了我真正想要知道的事情。

        “前辈,大禹无论在修为上还是才智上,亦或是为了守护神州所下的决心之上,都已经不用您再赘述,我等依然心知肚明,既然如此,那么当初大禹不惜出山召集天下修者共聚一堂,其目的究竟是什么?”

        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绝不是无的放矢。

        我等已经知道,大禹奉女娲法旨守护神州,为了保证神州安宁,他特意取天下九牧之铜,以此铜收集神州气息,在荆山之下用自己无上的神通将九牧之铜熔于一炉,然后铸出了十八尊大鼎。

        其中九尊大鼎留给夏商周三朝供奉,而另外含有大禹神力的九尊大鼎,在铸成之日便被其送去了神州缺口,试图以九鼎镇守神州安宁,减少神州动荡。

        而就在做完这一切之后,大禹便与伯益后稷二人一同消失在了神州大地,世间再也无人知道他们的真正去向。

        毫无疑问,大禹心系神州,心系苍生,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必然会将神州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即便他已经消失在了神州大地,可是只要他存在一日,他便依然会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神州安宁。

        正因如此,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测一番,或许大禹之所以会消失在神州,其目的便是为了躲避某些人的注视,只有彻底消失,才能更好的完成他守护神州的职责。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禹想要躲避,或者说能够让大禹都选择躲避的存在,应该只有传说中的那尊魔祖罗睺。

        可是等到夏朝之时,大禹居然再度出山,不惜冒着暴露自己下落的风险,召集天下修者共聚一堂,一起商讨灵气枯竭的应对之法。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大禹应该是有所准备的,如果大禹不是事先便已经想好了应对之法,那么他便断然不会轻易出山,冒着被罗睺发现的风险将自己暴露于天地之间。

        可是最终的结果却与我的猜测截然相反。

        大禹的出山并没有解决神州灵气枯竭的问题,恰恰相反,从夏朝开始,神州正式进入末法时代,无论是大禹还是当时共聚一堂的天下修者一同消失,从那之后,再也没有任何人出现在神州大地之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