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资源经营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借用资源经营 (2 / 3)
        于是,希尔顿又找到老德米克,“我想以土地作为抵押去贷款,希望你能同意。”老德米克非常生气,可是又没有办法。

        就这样,希尔顿拥有了土地使用权,于是从银行顺利地获得了30万美元,加上他已经支付给老德米克的3万美元后剩下的7万美元,他就有了37万美元。可是这笔资金离100万美元还是相差得很远,于是他又找到一个土地开发商,请求他一起开发这个旅馆,这个开发商给他了20万美元,这样他的资金就达到了57万美元。

        1924年5月,希尔顿旅店在资金缺口已不太大的情况下开工了。但是当旅店建设到了一半的时候,他的57万美元已经全部用光了,希尔顿又陷入了困境。这时,他还是来找老德米克,如实介绍了资金上的困难,希望老德米克能出资,把建了一半的建筑物继续完成。他说:“如果旅店一完工,你就可以拥有这个旅店,不过您应该租赁给我经营,我每年付给您的租金最低不少于10万美元。”

        这个时候,老德米克已经被套牢了,如果他不答应,不但希尔顿的钱收不回来,自己的钱也一分都回不来了,他只好同意。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己并不吃亏——建希尔顿饭店,不但饭店是自己的,连土地也是自己的,每年还可以拿到10万美元的租金收入,于是他同意出资继续完成剩下的工程。

        1925年月4日,以希尔顿名字命名的“希尔顿旅店”建成开业,他的人生开始步入辉煌时期。

        希尔顿就是用借的办法,用5000美元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了他的宏伟计划。不能不说他是善于利用别人的高手。其实这样的办法说穿了也十分简单:找一个有实力的利益追求者,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与自己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让他帮助自己实现自己的目标。

        犹太人这种“不做存款”的秘诀,是资金管理的科学。俗语讲:“有钱不置半年闲”,这是一句很有哲理的生意经。

        做生意总得要有本钱的,但本钱总是有限的,连世界首富也只不过拥有几百亿美元左右。但一个企业,哪怕是一般企业,一年可做几十亿美元的生意,如果是大企业,一年要做几百亿美元的生意,而企业本身的资本,只不过几亿或几十亿美元。他们靠的就是资金的不断滚动周转,把营业额做大。一个企业会不会做生意,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它能否以较少的资金做较多的生意。

        犹太人不论在商界、政界还是在科技界的成功者,都是善于借用别人之“势”,巧借别人之“智”的高手。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他处理白宫内的事务工作时,就是一位典型的巧于借用别人力量和智慧的能手。他有一个惯例,凡是下级呈报来的工作方案或议案,他先不看,压上几天后,把提出方案或议案的人叫来,问他:“这是你最成熟的方案(议案)吗?”对方思考一下,一般不敢肯定是最成熟的,只好答说:“也许还有不足之处。”基辛格就会叫他拿回去再思考和修改得完善些。

        过了一段时间后,提案者再次送来修改过的方案(议案),此时基辛格把它看完了,然后问对方:“这是你最好的方案吗?还有没有比这方案更好的办法?”这又使提案者陷入更深层次的思考,把方案拿回去再研究。

        就是这样反复让别人深入思考研究,用尽最佳的智慧,达到自己所需要的目的,这就是基辛格的一手高招,也反映出犹太人的一种成功的诀窍。

        犹太人密歇尔&;福里布尔经营的大陆谷物总公司,能够从一间小食品店发展成一家世界上最大的谷物交易跨国企业,主要就在于他善于借助先进的通讯技术和善于借助大批懂技术懂经营的高级人才,他不惜成本不断采用世界最先进的通讯设备,宁肯付出极高的报酬聘请有真才实学的经营管理人才到公司工作。这样就使他的公司信息灵通,精通操作技巧,因此竞争能力总是胜人一筹。他虽然付出了很大代价才取得这些优势,但他借助这些力量和智慧所赚回的钱远比他支出的大得多,可谓“吃小亏占大便宜”。

        洛克菲勒经过奋斗,他的公司业绩蒸蒸日上。由于是白手起家,财力有限,在和一些对手竞争时处于劣势,这样,他梦想垄断炼油和销售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在一边。

        经过仔细调查和慎重分析,洛克菲勒认为:“原料产地的石油公司在需要用铁路的时候就用,不需要的时候就置之不理,总是反复无常,使得铁路经常无生意可做,铁路的运费收入也就非常不稳定。这样,一旦我们与铁路公司订下一个保证日运油量的合约,对铁路方面必是如荒漠遇甘泉般的及时,那时铁路公司在给我们运输时必定会大打折扣。打折扣的秘密只有我们和铁路公司知道,这样的话,别的公司在这场运价竞争中必败无疑,那么垄断石油产业就指日可待。”之后,洛克菲勒在两大铁路巨头顾尔德和凡德毕尔特之间经过权衡,选择了贪得无厌的铁路霸主凡德毕尔特作为谈判对象,最后双方终于达成协议:洛克菲勒每天保证运输60车皮的石油,但铁路上必须打20%的折扣。

        这样不仅挫败了铁路的垄断权,而且大大减少了石油的成本。低廉的价格为洛克菲勒赢得了广阔的市场,大大增加了竞争实力,使洛克菲勒又向控制世界石油市场的宏伟目标迈进了一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