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教赚钱,富人教思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穷人教赚钱,富人教思考
  穷人教赚钱,富人教思考在移动互联网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我遇到的首要问题是怎么赚钱,移动互联网发展起来之后,遇到的主要问题变成两个:一是怎么赚钱?二是怎么涨粉?排名第三的问题大概是:大熊老师,你看我卖×××,能赚钱吗?这时候我其实应该摆出大师范儿,掐指一算,指点一二,然后也组织一下全国粉丝巡回见面。实际上,你在北京找我都不太好约时间,实在是比较忙。如何做到有本事的人还很有空?总觉得是个世界难题。

  这个时候,你最需要做到的是,抑制欲望,坚守内心。就好像前段时间我严正拒绝了某公司来往费用全免、授课地点东莞、课时费两万及其他服务的邀请,这也是我现在还能在这里给大家写文章的原因。

  我从2014年开始做了“朋友圈”营销的培训,最开始的一批学生有几个是真正认真做了,做了大概一年的时间,好一点的一开始每个月五六万元,现在已经过了百万元流水,平均的基本也都在50万元左右。每个月30万元流水算是我这里精英的门槛儿,总共十来个人,一个月朋友圈就能做个千万元左右。到了2014年底,这个精英群超过了50人,月流水可以过亿元。

  面对月销几万十几万元就可以自称大师的朋友圈营销现状,我让学员还是悄悄赚钱,沉淀用户,准备转型,切忌自视过高,卷入浮躁的营销圈,因为会耽误很多时间,错过赚钱的最好机会。而2015年加入的学生,显然外部环境就没有2014年好,我只能说这是一个机会成本。顺便说一下,我在精英群都不太做互推,以交流心得体会为主,带粉从来不是我提倡的核心。你能为你的粉丝创造的价值,才是一切的核心。所以,这些精英的粉丝还都不太多,和目前主流大师们的疯狂加粉以及各种双开三开、各种换地点打招呼、各种微店第三方工具等套路,还是有很多不同。但从流水而言,我想圈内比我的队伍厉害的应该不太多。

  所以,我还是有发言权的。

  我之所以不爱回答开头的问题,实际原因是:赚钱这种事情因人而异,方法和逻辑可以去传授,但执行起来的效果就千差万别了。营销不是考英语四级,可以弄个“包过班”,这是个差异化很大的领域,所以承诺让你赚大钱什么的都是忽悠人的。我看了很多讲微信营销的书,通篇也都是各种后台功能截图而已,说明书的作用更多一些。这个领域并没有一个真正打动人心的书籍出来,原因是写书的人都做得不怎么样,做得好的人是没时间写书的。

  走到最后,这些人大部分都去搞培训了,少部分搞了会员,更少部分搞了培训加会员。厉害的自己单干,不太行的就组团互推。这种景象让我想起了十几年前的培训界,那时候陈安之们刚进中国,一大堆徒子徒孙,形式和现在差不多。厉害的单独组织课程拉生源培训,一般的就几个人互相推荐×××老师。那帮人到了今天还能吃培训饭的已经比较少了,而当年做成的那些大部分也都潦倒了。高不成,低不就,大师当不了,老师不爱当,最后就被挂起来了。微博营销的大师们也有类似的情况。当一件事情在历史上再三重演,你就会发现,这是个普遍现象,与人性有关,就值得好好注意。

  所以千言万语一句话,不要着急赚快钱。目前做得好的怎么也都坚持了一年以上,不是上了微信营销一下子就能红遍大江南北了,还是要不断地去沉淀做内容。不过,这些话大家都不爱听,大家就喜欢听秘诀、诀窍、干货,如何能月入数万元这样的。这就是人性的弱点,而妄想走捷径的最后大都掉到沟里了。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当你习惯赚这种快钱之后,就不太想正经做事了。比如做传销的人大部分就是这么陷进去的,动动嘴皮子就来钱,还上班干吗,赚那点死工资?然后一旦形势发生了变化,快钱赚不到了,慢钱又不屑去赚,人生就开始走向了报废的边缘。

  根据我的经验,教你怎么赚钱的人大部分都没有赚到什么钱,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而赚到钱的人,大都会教你应该怎么思考,再高一级就是怎么做出判断。

  所以,赚钱永远是附加值,是你付出的价值体现,赚不到钱就是因为你没价值,和怎么营销关系不大。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