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说过最大的谎言,是“本人性格外向,活泼开朗” (1 / 3)
我说过最大的谎言,是“本人性格外向,活泼开朗”前几天搬家,翻箱倒柜地收拾东西,在文件袋里翻到了自己刚毕业时的简历,时隔多年回头看去,觉得好笑至极。
不是因为青涩,也不是因为萌蠢,而是因为自我评价的那一栏里,开头赫然写着:本人性格外向,活泼开朗,喜欢与人交际。
我将这段话拍下来给我的HR朋友,她秒回我两个抠鼻的表情,然后说:“我们每年收到的几百份简历里,几乎99%的人都会用这句话来伪装自己。”
哪儿有新人敢承认自己内向、木讷、不善交际?这不就等于在向HR宣告,虽然我很优秀,但不要录用我吗?
我有点意外,但更多的是无奈。意外的是,居然连专业的HR都会把“内向”归入贬义的范畴,而无奈的是,正因为有太多人持有同样的想法,才会选择用谎言来伪装自己。
有次跟一个刚工作一年的姑娘聊天,她问:“公司的活动太多,几乎每个周末都要聚餐逛街,实在不想去,但又怕显得自己孤僻内向不合群。想求你支个招儿,怎样才能改变自己的性格,尽快融入团体?”
有太多人问过我类似的问题:
我不喜欢跟人交往,怎么办?
我一到人多的场合就心烦,是不是有什么毛病?
我太内向了,不太会说话,该怎么改变自己?
但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你需要先了解“内向”真正的含义。
内向不等于木讷,更不等于社交恐惧。
我们对内向有这样一种误解:
内向的人一定不大爱讲话,比较严肃和孤僻,有着不同程度的社交障碍,在人多的社交场合常常呆若木鸡。
苏珊&;凯恩在《安静》中,赋予了“内向”完全不同的定义:
内向的意思是你更容易从独处中获取能量,无论是物理空间上的独处,还是心灵的放空。
当内向的A和外向的B同时遇到烦心事时,A更希望能自己待着,无论是看看书,还是听听音乐,甚至什么都不做只是发呆,B则会选择向朋友倾诉,或者参加热闹的聚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