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05章 五年和十年改 (3 / 4)
“很多工业项目,五年的准备发展期是不够的。很多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沉淀。”李衡的这个论点,赵易是很认可的,也知道发展工业最重要的一点:“十年树人。我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培养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人才,来铸造工业基石。”
工业基石的关键还是在于人。
要想打造完善的工业体系,先锋军的人才还差了很多。
移民人数限制劳动力偏少;三巨头受到诸多牵制的先锋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果也差一些;就算是高端人才,先锋军就算邀请各类华*人才,也先天不足,何况其中还夹杂着不少水分,很难用于工业体系的铸造;外部人才支援显然也不给力,就算西方开放了技术,真金白银砸下去,还不一定真心教,要摸清技术的来龙去脉,需要更多的人才去消化吸收。
“给我十年时间,只要十年,我们就有足够人才了。”赵易可谓是不惜代价的投资教育,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还是一力主推12年义务教育。若不是缺少师资力量,义务教育的终点会更高。
没有高等级师资力量,没法完成高中义务教育,赵易采取的办法是向下延伸。
12年义务教育的时间不变,变的是起-点,从3岁幼儿园开始,推行义务教育。
3岁看大,6岁看老。
人的婴幼儿时期,比大学的根基在小学还能影响人的一生。
3岁之前靠父母,先锋军只能是帮助缓解经济等方面的压力,有相关低保政策来保障了。3岁以后就需要先锋军扶持更多,应用更科学的教育方式。
由先锋军伸出援手更能消除年轻移民父母的负担和压力,让他们更快投入工作中去,或许安心进入新的一轮孕产期。
目前来看,照顾三千多万华人基数上的12年义务教育体系,勉强能够完成。
从东联国建国起,3年幼儿期和8年小学初中以及1年的技能期完成,恰恰能跟上十年工业规划的实施。十年后更多基础人才培养起来,才会有更多更高层次人才的诞生,才能谈得上工业体系的进化。
从48年开始的十年工业规划,准确的来说应该说是十年工业基础规划,就是用来打基础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