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天文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4章天文 (1 / 4)
        “你们真运来了?”余青松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开箱后露出来的镜片,走过去仔细端详,心中万分激动。

        “这就是那台琴岛天文台的320毫米折射望远镜的主镜,还有那边160毫米望远镜的镜头。镜体关键设备我们正在订购,很快就能组装起来。”李衡解释道。

        抗战一起,刚刚建成的琴岛天文台的折射望远镜就不得不把主镜拆下运去了后方保存,静静地等了8年才回到琴岛,直到下世纪还在用着,倒是160毫米镜头在抗战中丢失了。为了请到余青松,李衡提出了给他建造一座天文台,想到的就是利用这个后世在琴岛旅游时听说到的事情。

        不怪他舍得下本钱,余青松是去年先锋军能请到的位数不多的名人专家。

        余青松也没想到李衡的承诺会那么快就能实现。他当时得罪了人,被人以没有在国外进修为由,辞了天文研究所的所长职务,现在研制光学仪器和教学仪器。李衡去请他的时候,他根本不知道先锋军是哪里的队伍。不过先锋军很有诚意,掏钱给了赞助,

        并提醒他了43年2月份的那次日全食。

        这次赞助可不仅仅是送钱,还送人,护送他去了一次东北,这次日全食在华夏可是只有东北地区能观测到。正是这一次日全食的观察数据,让他得以完成一篇论文,驳斥日本人发表的东京观察日全食的虚假报道。

        先锋军快速崛起,不断壮大,他都看在眼中,先锋军给他的待遇也不低,可他心中还是忘不了国内。日全食的人情,他打算帮助先锋军到抗战结束,没想到李衡又送来了一个大人情。琴岛的这部320毫米望远镜可是华夏此时最大的折射望远镜。

        “你们怎么弄来的?”余青松不由问道。

        “蒋右沧留在了京都伪政权那里,这些运到后方的东西很长时间不用,看管就差了些,都差点丢了部分。我们直接买了下来。”李衡淡然道。

        现在有些正牌的教授吃饱饭都困难,只花了一点小钱,他就买到了这些别人眼中暂时没用的东西。

        “唉!”这一段时间一直奔波国内的余青松自然知道国内的情况,忍不住长叹一声,良久后才道:“国内有些同僚生计维艰,望将军扶持一二。”

        他想到了周祥生,那个返回战火笼罩的紫金

        山中,带出两台天文摆钟的技工,在兵荒马乱中独自一人带着二十多斤的摆钟徒步走了三个多月,才追赶上队伍。那时叫花子的模样,他永远也忘不了。体力和精神都已经消耗的周祥生第二个月就病亡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从自己减半的国难薪中,每月拿出40法币补贴周祥生的妻儿。可现在40法币顶什么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