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4章天文 (3 / 4)
叶关现在正在组织人手攻克飞机无线电定位的难题,航空历也有美国人提供的资料,并不是很着急,对于先锋军来说,关于农业的历法才是天文方面最急需解决的。
老百姓绝大多数都是靠经验种地,那些不识字的老百姓很多时候只能依赖代代相传的历法。历法长期以来也一直掌握在天子手中,观察天象的司天监或者钦天监都是皇帝派人专管。社稷之祭不仅仅是告之于天,其中一部分作用也是提醒百姓到了历法规定的农忙时间了。
很多目不识丁的老百姓都能背诵二十四节气,可这二十四节气到了老挝这地方,就有些不好用了。
若是有老农,只记得江南四月种稻,却不知老挝有些地方,春节就可以种,有些地方五月份也可种。种的早了晚了,都容易因为日照和降雨的问题,导致减产甚至绝收。
对那些不识字的老农,手把手的讲解不现实,朗朗顺口的历法就成了普及标准。
天文的作用,就是先定时节,公历农历都各有不同。
“可以!”余青松明白历法的重要性,点头答应,“不过我需要气象学和农学的专业人士一起合作。”
历法可不仅仅是天文学,气象学甚至气候学,以及农学都混杂其中,相对专业现代天文学的余青松对此可不是很精通,不像他的伯乐高鲁自己就编制出个长春历。
“没问题。”李衡笑道,“竺校长向我们推荐了吕炯吕先生,他擅长农业气象。我们还邀请了赵九章博士,进行天气预报研究。”
若是没有李衡去年在重庆的挖角,吕炯今年年初就已经成了国内中央气象局的局长了。现在纵使得不到太多支持,第一任局长黄厦千还继续干着。
先锋军给足了资金支持,还有各种气象仪器设备,以及许诺的气象普及网,让吕炯动心了。
赵九章却是被李衡勾引来的,后世的天气预报众人皆知,卫星云图,气球预报,甚至赵九章自己的行星波不稳定概念,李衡都能扯两句,被赵九章引
为知己,在李衡提出大力资助他的研究时,他也就跟着来了。反正先锋军这里是抗战前沿,不是在后方享受,谁知到了这里,物质条件和研究条件比国内还好,一些科研专业设备甚至需要美国人占用宝贵的空运额度送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