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章不减反增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61章不减反增 (3 / 4)
        “13人已经不少了。”赵易不以为然道,“毕竟国内也在招揽学生,驻印军的招揽消息已经传开了。去驻印军当个翻译,就能有少校军衔,条件比我们好多了。正常人肯定很难选择我们。要是后世,同样是做秘书,你去驻港办还是某个非洲小国华资民营企业啊?”

        赵易回头望望离开的春城,感叹了一句道:“有美英支持的驻印军形势大好,而我们前途未卜,谁都要考虑一下。”

        他倒不是在感叹那些学生,而是在感叹雷允飞机制造厂的那些技工。

        在春城的人才收获不止是为了那些学生,雷允飞机制造厂的那些员工现在不少人还是失业状态。

        雷允飞机制造厂被毁,过了惠通桥的那些员工在离开保山后,集中向春城,可上边没有重开飞机制造厂的意愿。理由是厂房和机器被毁,在对外通道被封锁,无法再进口的情况下,确实是很现实的一个难题。可这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原因是美国人的援助大增,不光是物资援助,经过了战争初期的虚弱,大量征兵的美国人已经可以亲自持刀上阵了,尤其是空中力量。

        7月3日,历史同一天,飞虎队解散。所留飞机和人员归属美国陆军航空队第23大队,隶属于陆军第10航空队,负责中缅印战区。

        美国人和日本人亲自对上,似乎用不到国内的空军了。即使国内空军执行任务,不是还有美国支援的飞机吗?

        美国战争机器已经全力开动,随便漏点,也足够国内给所有飞行员装备上飞机了。只可惜国内没有那么多飞行员。

        日本人封锁不住美国人的飞机到来,只要有

        钱,美国援助的飞机就会源源不断。按照成本来算,在援助优惠条件下,买美国人的飞机比自己制造便宜多了。

        打了那么多年仗,国内财政濒临破产,哪里有闲钱花费巨资去投资建厂?就算是有识之士,也只能默认租买的形势,先顾眼前。

        飞机制造厂建不起来了,其中的部分员工被分配到其他工厂,有些人还抱着希望失业了。

        有了美援撑腰,老蒋政权懒得理睬这些人。在赵易眼中,其中不少人却是一块宝。那些老技工,那些跟随美国人学习过的技术人员,连飞机都摆弄过了,水平能差到哪里?再说,这么长时间里,李衡已经整合了另一队伍里的雷允飞机制造厂的员工,对那些水平高超的和工作认真的人员早就列出了名单,传到了赵易手里边。只要按图索骥有针对的去拉拢,总会有收获。

        虽然很多人宁愿继续失业等待,也不愿跟着先锋军领高工资,但此行八十多名技工和六名技术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