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章实话实说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69章实话实说 (1 / 4)
        “我们队伍中有512名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三岁以上全部免费安排入学。”赵易一边带着陈嘉庚走向随军学堂,一边向他低声讲解道,“其中幼稚园三个班,初小三年各一个班,高小三年各一个班,初级中学三年也各一个班。”

        幼稚园和初小高小都是现在的称呼,陈嘉庚自然知道,集美幼儿园现在很是有名,16岁以下未成年人的说法少见,但一听也明白,对于先锋军能让那么多儿童上学很是欣慰:“你们还有幼稚园?”

        “儿童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赵易脱口而出。

        陈嘉庚点了点头,放轻了脚步,在透过房舍的窗户看过了学生们身上干净整洁的校服后,更是感触道:“不容易啊!发展教育不容易啊,你们还免费!”

        “儿童是一个民族的未来,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赵易抄袭起来依旧面不改色,这本来也是他内心的想法。

        先锋军中的儿童不少。逃难的民众部分是华侨,部分是国内的难民,可是拖家带口,这年头一个

        家庭中就是孩子多。先锋军此时总人口不过五千多人,军队人数更是占了四千多人,民众一千多人中,孩子就有五百来人。

        这个比例已经不小了。毕竟军队可不事生产,孩子教育同样需要吞钱。若是没有外部供给,恐怕先锋军早就垮了。

        可三人意见一致,都决定先把孩子的教育抓起来。

        未来对人才的重要性,自然不需要再提。这些孩子眼下虽然费钱费力,但一旦培养起来,就是先锋军的未来嫡系。

        孩子和土地一样,只要花上了工夫,就能收获到希望和忠诚。

        忠诚不止来自孩子,还有他们的家长,甚至先锋军的战士们。在孩子们全员免费教育后,先锋军的凝聚力一下子提升了。

        孩子有了希望,整个队伍也就有了希望。

        赵易已经决定了,不管怎么样,先锋军的孩子们的教育不能落下。

        在易武,孩子们的待遇也是最好的。有免费的校服,有免费的午餐,校舍也是先锋军能找到的最好的房子,连老师也是特地挑选出来的。

        听了赵易的话,陈嘉庚再次点点头,微笑着,却没有多说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