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01章会拐弯 (1 / 4)
“现在就像是那句,敌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英国人要是夜间轰炸得逞,以后天天来炸,我们岂不是只能被动挨打?”叶关看了看生产计划,忍不住长叹一声。
一个月才能改造好一架具有夜战功能的新雷电。
叶关有些后悔把精力都集中在了晶体管研制方面,导致真空管体系发展趋缓,晶体管雷达离着实用又差了一截,不上不下的,正是先锋军电子工业发挥最弱的时候。他现在没招了,只能求助于赵易。
“差不多吧!”赵易也是头疼。
他曾经强调过雷达,三人也都明白雷达的重要性,可叶关好高骛远的要直接应用晶体管,他当时也是同意了的,谁知晶体管制造容易,要制造晶体管雷达却难比登天。
在今年6月份,叶关利用所学的知识,带领了一个攻关小组,在经过了36次试验后,获得世界上第一个合格的硅晶体管。距离美国人发明出锗晶体管还有一年半,被赵易暂时把这个消息隐藏了起来,
以谋求利益最大化。
晶体管有了,但雷达牵扯到的技术却太深,很多敏感技术已经超出了叶关的所学,甚至连方向,叶关都不敢肯定正确。一直攻关到现在,还是没太大收获,一个噪声的问题就绊住了雷达专项组半年多。稍大型的雷达站容易解决,早已经开始普及,但小型化又要保障大功率,却是困难重重,一直没什么太大进展,只能靠实验室低产少量供应少量精品。
“难道就没什么好办法?”叶关不相信赵易也认命,在他印象中,赵易从来都是有后备方案的。
“我们原来仿造的是德国人的FUG-218雷达,技术资料最齐全,还有一台完整的FuG-240雷达进行了仿造,只是缺了些资料。”赵易捋顺了思路道,由于三人对雷达的重视,在德国人那里还是淘来了不少好货,“还有部分FuG350红外雷达的资料,只是这些雷达和我们的天龙战机有些不协调。”
二战时候的机载雷达天线,就直接插在机身上,像刺猬一样长长的竖着。螺旋桨战机速度慢倒是差一些,像新雷电这样的高速喷气式战机,四处伸出的雷达天线就受影响很大了。
&240终于做成了碟型,还可以加雷达整流罩,但先锋军的新雷电战机是机头进气,体型也小,都需要重新调整。
二战的那些夜战飞机,为了装载下雷达,体型都比较大,比如JU-88、蚊式等,美国人的黑寡妇都比普通战机大了一圈。先锋军的新雷电仿造的是歼6,体型并不大,导致雷达安装更麻烦,不得不对仿造的雷达继续小型化,牵扯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最终先锋军的仿品就安装在了新雷电夜战型的翅膀和机腹挂架上了,对敌侦查时就收到了影响。
本来在生产能力上弱一些,先锋军的仿品就比德国人的性能要差一截,为了达到作战标准,也唯有实验室水平才能精工制造,导致产量不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