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并不在意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4章并不在意 (1 / 4)
        “不是我们要当帝国主义,压迫剥削第三世界,而是现在的生产力水平支撑不起足够多的人口大国。”赵易叹道,“早早崛起的欧美一直占据了世界过半的资源,剩下的由世界其他各族分薄了,其中聚集起来的各种资源也就能支撑,也仅仅能支撑起一个10亿规模的人口大国,说实在的,从现有生产力挖掘出来的地球资源来说,华夏无从选择,只能死道友不死贫道了。

        这个世界有了我们,在世界生产力水平提高不多的情况下,对资源的需求会更多。未雨绸缪,虽然阿三哥们喜欢自己作死,但就怕万一,我们还是需要留一手,只是压制拖延一下而已。”

        先手一步就能天差地别。赵易三人在印度布局了好几步先手。

        第一步就是从农业入手。

        印度,也仅仅是印巴分治后的那个印度,耕地面积就达到了25.5亿市亩。

        后世华夏死保18亿亩红线,施行那么多年的计生,对印度人来说,都不是事。比华夏再多的人口,他们也能养,甚至不需要达到华夏的耕作水平,

        因为他们只需要养活那十分之一的真正的人就足够了。

        生产力水平真的很制约人口,它的落后会让生产关系中的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直至爆发。

        “二战真是个改变大势的机会。英国人在印度的衰退和当时的乱局,让我们很轻松的就得到了这么多的地契,加起来足有八百万亩。若不是担心我们的人员会暴露太多,我们能获得的耕地数会更多。”叶关的情报部门在二战时候就早早入手,有了些收获。

        八百万亩看似很多,但对比印度那25亿多的总数,真的就没什么了,连有些土邦的大地主都不如。不过,这些地块位置还不错,已经足以让先锋军执行诸多移民方案。

        这一次的移民不是华人,而是指那些东南亚的印裔和当地土著。

        和腾笼换鸟计划一样,印度也成了东南亚人的一个新笼子。

        “八百万亩土地已经不少了,若是太多了,容易引起英国人和印度人的封杀。”赵易对眼下的土地收获已经很满意了。

        过犹不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