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回 忧国难舍生忘死 望汉田思乡情切(七) (1 / 2) 
        尉屠耆对大汉感恩戴德,只要是大汉的要求无不应允。
        大汉趁热打铁,在玉门关直至鄯善王城扜泥城的道路上,每隔上几十里便设置一处烽火台,每隔百里营建一处要塞并配备足够的士兵以保护往来交通的客商和使节,在土地肥沃的伊循城更是设置了屯田据点,生产粮食自给自足。
        从此匈奴想要重新夺回西域南道要冲,却是力有不逮了。
        这使者正是由鄯善王尉屠耆所派遣,邀请郑吉前去扜泥城参加身毒国高僧宣扬佛法圣会的。
        西域各国和匈奴不仅都是以游牧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他们的宗教信仰也极其相似,遇到有什么不可解释的自然现象或者需要决策占卜时往往通过巫师或萨满举行仪式来解决。
        那些仪式也是大同小异,无非升起几堆篝火,宰杀牲畜或者直接用活人作为牺牲,请求神明庇护或指引,只是在细节方面各国不尽相同。
        两百多年前,圣火教随着客商往来,从安息经由大夏传入西域。
        圣火教教义简单,借由对火的崇拜训诫人们向善,既符合西域各国原先宗教的传统,又统一了各国对于神明的歧义。
        传入西域之后,圣火教便迅速在各个城邦之间流传开来,俨然成为了西域一统天下的宗教教派。
        然而随着佛教在身毒国历经几代变革发展逐渐完成了教义的一统,并形成更完善的体系,也开始慢慢渗透进了葱岭东西大大小小的国家和部落。
        佛教宣扬慈悲、轮回,对于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主张忍耐,对于贫穷苦难的忍耐是会得到正果的修行。
        开始佛教在西域并不流行,因为其教义复杂,分支众多,修行起来太过艰辛。
        但是时间长了,西域各国的国君和贵族都意识到佛教在民间的流传,有利于他们世代沿袭的统治和身份,民众因为信佛而变得顺服,不再与贵族之间产生剧烈矛盾。
        于是佛教开始在西域各国被重视。。由国君和高官贵族推动,逐渐在民间普及兴旺,大有超过圣火教影响的趋势。
        郑吉知道定是鄯善王尉屠耆十分重视这次颂扬佛法的活动仪式,所以特意差人来邀请自己参加。
        渠犁和鄯善虽然相隔也不太近,但是它们之间的交通毕竟没有什么阻碍,鄯善又是大汉进入西域南道的首个国家,自从尉屠耆上任为王之后一直和大汉关系密切,他作为渠犁屯田的最高长官,若是没有特殊的原因,那是要非去不可的。
        想到这里,郑吉决定就从西域南道护送汉使等人回归大汉,顺道可以参加鄯善王举行的佛法圣会,这样不仅更加安全稳妥,还兼顾了友邦的面子,两不耽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