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奏对(二)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 奏对(二) (1 / 2)
        该说的都说了,谢岩也就没必要非要王伏胜送了,而王伏胜本也没有这个打算,两人相互告辞,分别离开“陛下!”王伏胜先是唤了一声,然后走到李治近前低声道出了刚刚谢岩的话……

        李治听说以后,也明白了谢岩的意思,不禁笑了起来,心里想:“这个谢岩,还真是有点意思。”

        谢岩还没有回到营地,关于“由谢岩接替张行成负责选拔‘军官援助团’”一事,就已经在“长安”城的高官里传开了刘仁实急急忙忙地回到府里,将此事禀告给父亲知晓……

        刘弘基静静的听完以后,说:“仁实,你觉得我刘家,除了十一郎,还有谁合适去?”

        刘仁实道:“孩儿想过多次了能去‘波斯’者甚多,但要是说最后能活着回来,给我们刘家光宗耀祖的话,年纪合适的,只有一个十一郎。”

        “正是这个理啊!”刘弘基非常感慨的说了一句“父亲,非去不可吗?”刘仁实明白父亲的意思,所以问“非去不可!”刘弘基肯定的说“父亲……”

        刘弘基摆摆手,示意刘仁实不要说了,他继续道:“当今陛下年少,日后重用和提拔的,当是和他年纪相仿的臣子,尤其是他使用过的人十一郎各方面条件最为符合,加上机缘巧合,与负责选拔的谢小子关系不一般,也只有他去,才能确保我刘家在此事里,占得一席之地。”

        刘仁实无法说什么,他也知道,父亲其实也非常舍不得,只是这么做,最符合家族利益,为家族做出牺牲,可以说是每一个子弟必须随时做好的准备,哪怕是他自己,也没有例外两日后,朝廷颁布召令,命“左武卫校尉”谢岩领选拔“赴波斯军官援助团”差事主事官,正式接替“北平县公”张行成召令颁布次日,“兵部”的门槛就差点让人踏破了,一日之间就来了五百多人报名,

        谢岩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夜之间,冒出这么多人来,当“兵部”的人把资料送到他手里的时候,他花了几乎一个整天时间,才把所有资料看完,又经过一天时间整理,最后将自己挑选的五十人名单,以选择候选人的形式,呈报给李治,并且还附了一份专门说明的文书李治拿着奏章,再看看厚厚的一沓人员名单,以及他们的简历,不禁非常好奇,这是第一次有人以这样的形式,向他提交奏章,附带的文书里说:“臣提供的人员名单中,请陛下选择和决定,若陛下政务繁忙,请陛下给出一个大致的范围,臣自当按照陛下意思选择。”

        李治从总的名单里,大致浏览了一下,他发现,谢岩提供的五十人中,出自平民的占了三十人,另外二十人,出自将门或者世家大族,但是这些人的简历里又都说明了选择他们的原因,其中,有军功、又识文断字是必要条件,这些充分说明,谢岩选择的时候,完全看中的是个人才华,和家世无关。虽然名单里有三个出自“武平堡”的军官,但是韩城、林运是谢岩特意说明,他们是正副使节的最合适人选李治明白,谢岩这样安排,倒不是徇私,更多是出于对自己曾经部的了解李治并没有急于对此事表态,而是将奏章暂时放到一边,却问身边王伏胜道:“朕让你安排的事,办的怎样了?”

        王伏胜急忙道:“奴婢已经告诉了皇后身边内侍刘长海,并且告诉了他,是陛下的意思,可是他一直没有回音,奴婢明天再去催问,一定要他尽快办妥。”

        “朕不想拖太久,你明白吗?”

        王伏胜道:“陛下放心,奴婢一定办成。”

        当晚,武媚又被接进李治寝宫“甘露殿”,一番温存之后,李治说:“媚娘,朕已经安排好了,接你进宫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武媚抑制不住的内心的激动,伏在李治身上哭泣道:“妾身蒙陛下不弃,得以侍寝,今又得陛下恩典,它日可进宫服侍陛下,此乃妾身之荣幸,陛下之恩,妾身铭记于心,此生决不敢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