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少年情义(二)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三章 少年情义(二) (2 / 4)
        “师父没来。”明崇俨随意回了一句。

        “喔——”叶风若有所失地应了一声,而后默不作声地走着。

        “兄……”

        叶非刚刚才说出一个字,就感觉肩头被人拍了一下,随后听到明崇俨压低的声音道:“令兄遇到事了。”

        还没等叶非反应过来,他就看到明崇俨和自家兄长打了一声招呼后,离开了。

        本想追上去,可转念又停下脚步,或许叶非此时才意识到,还是先弄清楚兄长的事情更重要吧。

        回到方九他们身边,明崇俨跟没事人一般坐下,全当没看见他们询问的目光。

        此刻,大厅木台之上,一名颇为瘦弱的女子正在弹“筝”。

        “筝”,又名“秦筝”,据汉代应邵《风俗通》载文:筝,“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或许“筝”真实的起源已无从考究,然其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却是不争事实。尤其是那名女子所弹奏之曲乃“高山流水”,更是世人皆知之名曲。

        《列子·汤问》云:“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世人皆以此曲赠知音,唯如此方不负伯牙子期之遇。

        相比较“芳香阁”里大多数人而言,明崇俨出身世家,对此典故自是耳熟能详,加上听过多次,当然能够分辨出优劣。不得不说,他也没有想到,在蛮荒之地(唐人眼里,南方皆是蛮夷),居然能够听到如此美妙的乐曲,甚至于超越此前所听过的。

        或许是悦耳动听的曲声打动了众人,原本空无一物的木台上,陆续出现了一些各色绢花……红色绢花一贯钱、青色十贯钱、紫色为百贯钱。

        明崇俨大致心里估算一下,木台上少说也出现了价值一千多贯的绢花。

        “可不少了啊。”明崇俨心里暗自感慨一下,只是他不知道,在此之前的两位女子,那可是全都收获了近三千贯的绢花,远不是台上这位可比。

        很快,至一曲临近终了,台上绢花之数并未明显增加,正当所有人以为此女子所获得绢花数不会再有太多变化之际,忽然,一个年青男子走到台边,抬首望向那女子,一动不动,直至曲终。

        明崇俨认识那年青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叶风。虽然距离有些远,且在侧后方,无法看清叶风表情,可是,他却听出,就在短短数息之间,那女子所弹奏曲乐错了两个音阶,只不过,众人并未察觉罢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