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算珠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99)、算珠 (1 / 3)
        热门推荐:、、、、、、、

        一种樟木的香气袭入鼻中,阮洛的双眸微垂,视线落入抽屉里,眼色一亮。

        抽屉正中端正的摆着一样事物,由许多珠子组成,却非女子饰物,看起来是四平八稳且透着种严谨气息的。

        “这是……算珠?”莫叶忽然出声。她识得此物,但也只是限步于认识,并不是熟识。

        经商之学正式获得国朝的认可并推广,还是王家这一朝开始才有的事。否则整个大周历行三百余年,不会只出了业都一个大型商都。并且,业都是作为帝京所在,才得以壮大的。

        大周皇帝隐隐有限制其它都会过强发展的意思。周帝国统治时期,主要以农耕生产为国家资产的重要来源,皇权和律法制衡着农与商的比例,即便是三百多年过去,也没有太大的松懈。

        周皇帝的意思很明确,即便要发展,也必须以当时还是帝京的业都为首重。

        这一情况到了如今,周亡昭起,在王氏新君主的主持下,才得到改变。如今全国除了有业都、以及现在的帝京湖阳这两座实力强大的都会,其它地域也有数个正在迅速强盛起来的郡都。而这一切,都与贸易激活物资流转有着必然联系。

        现在,国南的居民也可以方便买到深林大山里才有的珍贵毛皮、鹿茸虎鞭,国北的百姓也可以吃到南方水乡所产的稻米。百姓们桌上食、身上衣都有了较为丰富的改变,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民生的扩展是有很大利益的。

        贸易领域的逐步解禁,自然会影响贸易之学在教学领域的扩展。不过,如今的新帝君虽然在努力经营着,只是几年的时间,尚无法对前周禁锢了数百年的领域产生根本改变,经商之学目前还未在各大书院普及。

        因此。珠算的推广也受到一定限制。

        当周朝还未覆灭、还在对商道禁足时,地处周帝国疆域西北角,有一个国度却凭着商业强国策略,在那片贫瘠之地狠狠扎根。这个国度地虽薄、人口也不多,但它夹在三个国家的中间,却一直没倒。

        当时还在北疆驻守边防的王炽――也就是现在昭国的皇帝――几乎是亲眼看着这个小国度渐渐站力起来,坚韧不拔。因为这一所见,令王炽对‘商业强国’这一策略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如今的昭国虽然还未推广商学,可王炽知道,在那个小国里。已经演变存在了一套成熟的商学经验。昭国的商界新杰,有不少就是跑到那里学成了再回来,阮洛便是其中之一。

        昭国的各大书院虽然还未普及商学。但皇帝的口头旨意都是传达到了的。如果在众学子中存在对经商之学兴趣丰富、且有一定天赋的学子,可由国朝出资,书院安排细则,送学子去西北角那个小国游学。

        而那个小国似乎也已有所察觉,在商学领域。泛泛的理论之学可以对外有部分释放,惟独珠算一学,把得是十分严密,只是在那里游学几年的话,珠算怕只是入门,珠算的精要处很难完全学透。

        当然。珠算也是人发明的,不是仙法,浸身在商学氛围里。也是存在自学通达的能人,但那样的能人自然是少有、不利于推广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