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五十三章 治标不治本 (2 / 4) 
        “前段时日江堤漏过水之后,杨大人就一直带着河工和百姓再次加固。只是因为天气不放晴,因此给修缮加固带来了难度,进度十分缓慢。就这么的,江堤还时不时地漏水,他们是哪里漏,就先补哪里。”
        这杭天府可是丁十六亲自前去打探消息的,他为了办好差事,还假扮成贫苦百姓,亲自参与进去,因此他对那边江堤的情况十分了解。
        顾诚玉满意地点了点,看来丁十六他们确实是花了不少心思,连这些都打探到了。
        要说杨朝英这加固江堤的做法,顾诚玉还真不敢苟同。
        会漏水的地方必定是江堤受重力比较大的地方,不从源头掐断,光补江堤那是没用的,这是治标不治本。
        这样的情况,必须得先将那一块汇入天桠江的细小支流给切断,再让一部分江水改道。
        不过这样需要的人力就多了,而那些灾民不是正好能利用上吗?
        以工代赈,不但能省了银钱,还能让灾民们不愁温饱。至于粮食从哪里来,顾诚玉早就想好了对策。
        “大人,小的还混入河工之中,做了两日的活计。发现那杨大人不但给了工钱,还一日管两顿吃食,不是清汤寡水,而是实打实的杂粮窝头。不过,最近听说他们预留的粮食也见底了,因此坚决不同意灾民入内。”
        丁十六认为这虽然是细枝末节,但只要他知道的,就必须得事无巨细地禀报。
        顾诚玉点点头,看来杨朝英确实是个好官。
        顾诚玉自然是考虑到粮食这个因素的,而此事对杨朝英来说是个难题,但与他来说却很容易解决。
        “应南府这里如今是个什么情况?”顾诚玉了解了杭天府的情况之后,这才问起了应南府。
        “回禀大人,丁十他们截留到胡大人给李大人的信件,信上表明让应南府接收一大半的灾民。只是李大人回信,以应南府江堤漏水为由拒绝了。”
        顾诚玉脸色沉了沉,应南府的江堤肯定要比其他州府要坚硬得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