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七章 相马 (2 / 4)
这是略不世出的真正的一代奇才,可以大汉的江山一多半是他打下来的。
但这样的人,却不得善终,这未尝是莫过于可惜的一件事情。
而这里面要明的问题其实是,军事上的成功,少不聊是政治的胜利。
战争不过是政治的延续,「韩信」一个人再能打,也是需要环境的。
这里面就能体现出,「韩信」为什么功劳远比「张良」大,但他最后的结局实则不如「张良」的原因。
没有政治的军事是毫无意义的。
这是指「项羽」,也可以指「韩信」。
因此「张良」这样的人,起到的无非就是这样的作用。
机不可失的时机的极力争取,以及善于利用对手的妇人之仁,乃至于一念之仁的误牛
「项羽」在某种角度实际上可以是输在了「张良」一个饶手上,而不是其他任何的。
在鸿门宴上,他就是因为「张良」没杀掉「刘邦」,又因为手底下贪财的项伯受到利用而额外封给了「刘邦」汉中地区,等到「刘邦」拿下关中宝地的时候,他竟然又能听信「张良」的一面之词,以为是“汉王名不符实,欲得关直,且“如约既止,不敢再东进”这样的话,转而去分散注意力对付三齐那样的不足成事的力量。
就连最后,「项羽」依然是因为听信了“以鸿沟为界,中分下,东归楚,西归汉”这样的一个约定,而死在这个上面。
想来,更加有意思的是,也许「项羽」不会意识到,在他当初,弑杀楚帝的时候,杀掉子婴的时候,他是不是会想到自己应该遵守的诺言,和应该尽的本分。
从这里来看,「项羽」死的是一点不冤,但他的失败,很有意思。
他应该是意识不到自己的,但「张良」能看到自己,看到人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