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府学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四章 府学 (2 / 3)
        几位守在柳芸差房外的侍卫向肖五拱手:“肖大人,来找柳侍郎有案子?”

        “是的。”肖五回话时人已进了房内,他行礼后道:“主人,府学出了人命案,太子殿下得知后叫人通知张大人,着锦衣卫与府衙周大人一起查案。张大人让在下来请您一同前去。”

        柳芸放下手上的案卷站了起来:“那就走吧。”她拿起桌上放着的铁鞭,大步向外走去。

        她问:“案子是怎么回事?”

        肖五道:“只听说一名学子吊死在一位教官房里,原因还不知。”

        “府衙那边通知了吗?”

        “在下派人通知了,让他们直接去府学。”

        柳芸以后也是听朱守林细细解说后,才知道应天府学的情况。应天府学在秦淮河畔,前面是孔庙后面是府学,左边是贡院。府学每月于孔庙拜谒行香,行礼毕,请至明伦堂师生作揖,教官侍坐,生员东西序立讲书。

        洪武皇帝十分注重教育,他建明朝后便在各地建立学府,他公开称道:“治国之道,教化为先,教化之道,学校为本。”在皇帝的积极推广之下,府学在全国各地发展得越来越壮大。

        明朝最初的教官都是靠推荐的大儒们担任,科举之后,只要是举人都有资格成为府学的教官,能得到月银和衣物。

        能进入应天府学为教官的人,都是有学之士。能成为应天府学学子的人,都是拔尖之人。学子吊死在教官的房里,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柳芸很不解。

        在古代,很尊师重教,有一句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教师的地位是如何之高。

        柳芸与肖五带人赶到府学后,他们才知道为何太子会让锦衣卫出面来府学查案。如今府学的学子与教官都站在院子外。教官们满面的怒气,嚷着不给说法就集体罢教,众学子们都低着头站着。

        当府学众师生看见着绯色三品官袍与着黑衣锦衣卫长袍的两人,带着一队锦衣卫与几名侍卫前来后,都将期待的眼神放在他们身上。柳芸打量了众人,她见众学子的脸上都露出茫然之色,她又看向穿举人长袍的教官们,十来位教官脸上都带着怒气。

        一位中年教官上前冲柳芸与肖五拱拱手:“在下方孝孺,为应天府学教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