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失高考成千古恨 (1 / 2)
“龙山腾起”是21世纪初省内很有点名气的事件,至少在教育系统内部是广为人知的。不少学校都派出了考察和学习团到龙高来学习,这样的成就甚至还成就了县市两级的教育局领导的升迁和发展。
圈内的人总结龙高成功的经验主要是六点。
一是领导班子有一个有魄力、有决心、有眼光的带头者。
二是领导班子团结、勤勉、公正、有效率。
三是政策制度公正合理且执行得力。
四是在良好的政策机制软环境中,龙高人的执行力大幅提高,竞争有序,团结和谐。
五是金竹市和风林县为了打造一块农村教育的品牌,给予了龙高很多政策支持和鼓励,同时最大限度地放权,允许了学校的一些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有争议的做法。
六是因为地缘的特点,距离主城区名校分布区域有一段不小的距离,虽然在高速公路一旁,农村班车却仍然走老的省道去县城,使部分优秀学生或者经济实力强的家庭有时候考虑去县城读书的不方便而留在龙山。
其实,龙高的成功还有三点不为人知或者不敢为人知的做法。虽然仅仅只是最初几年的做法,后来已经不再采用,不过当时“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观点确实还是引发了一些后来被诟病的东西,就是不惜代价和不择手段。
当然,龙高的这些做法很可能当时的其他学校也一样怎么做着,不过成效不完全相同而已。
在那个年代,白手起家真的都是“白手”吗?历史会记录下来。
奇迹的背后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有时候就连奇迹的创造者都未必完全知道。
当一个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很可能就会吸引到足够的关注度和足够的投入,市场经济就是那种当项目有前途时大家都会积极支持和投入,项目没有前途时反而大家都会远远逃避的社会资源分配模式。简单说就是,在市场经济中,有钱人往往可以借到更多钱,穷人往往越来越借不到钱。有钱人往往可以很容易得到赚钱的机会,穷人却被各种赚钱机会给规避了。
代注恒后来才知道,龙高崛起的三点不能宣传的措施对龙高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知道了其他不少学校其实也怎么做着,只不过有些效果做的不理想而已。
这三点措施恐怕在不少的重点中学或者说迅速崛起的学校中都用过甚至一直还在坚持。这难道不是教育的一种数字游戏吗?
第一花钱买优秀学生上龙高的学籍参加高考提高龙高的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同时让绝对没有机会上线的学生暂时不参加高考,多读一年甚至两年再报名参加高考。代注恒听说,有的龙高学生甚至读了六年高中才获得第一次参加高考的资格,因为龙高觉得这个孩子具备了上线的可能性。后者还可以理解,反正之前没学好考不上考也是白考,不如多读两年再考。前者则有些违规了,把其他学校的一些优生用私下和家庭协议的方式挖来龙高报名参加高考,甚至高一高二都不知道有龙高这么一所学校的学生最后成为龙高的高三学生,这有点像体育运动中的归化现象,让别国的运动员加入本国的国籍来参加比赛,获取相应的成绩。
第二是让本校的优生到其他名校“留学”,保留龙高的学籍,最后以龙高学生身份报名参加高考。比如高一时期的某个同学成绩非常不错,很有希望冲击重点大学,于是偷偷送去金竹五中或者金竹十中“借读留学”,直到高考之前回到龙高报名参加高考。当然,这背后牵涉到卢长明和其他国家级示范学校的私下“代培”协商。代注恒听说,一个叫做侯长庆的男生只在龙高读了半年,其他两年半都是在金竹五中度过的,可是高考考上了重点名牌大学却是龙高的成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