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回京 (1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6章 回京 (1 / 7)
        一对鸳侣来与苏轼禀报准备回京的意向时,苏轼也正在拟就给朝廷的上表。

        “已有诏书到筠州,恢复子由端明殿学士,诏其回京,兼作翰林侍读学士。这是曾枢相举荐的。”

        苏轼向二人说了朝廷对于弟弟苏辙的新安排。

        姚欢听罢,心头漫上一阵失望。

        如果没有其他差遣性的实职,苏辙回京,也不过只是如当年程颐那样,进到内廷的讲筵所,给天子授些经义之课。

        体面说来,算是“帝师”,其实与蔡京此前的“翰林学士承旨”、或者蔡卞当年的“中书舍人知制诰”相比,含金量天差地别。

        苏轼瞧出姚欢眼中的品咂之意,直言道:“你是不是想知道,蔡京被贬往杭州后,新任翰林学士承旨是谁?是韩忠彦,也是曾枢相举荐。”

        啊?

        这一回,失望转为惊诧。

        原本的历史进程中,韩琦长子、旧党人物韩忠彦,是在赵煦驾崩、赵佶登基后,才被曾布运作回朝堂的。

        现下,姚欢期待的苏辙替代韩忠彦的局面,并未出现。苏辙回朝形同赋闲,韩忠彦提前得了清贵的实职。

        是自己想当然了。

        真以为知晓一鳞半爪的历史走向,就能左右曾布这种资深政客的思路?

        环庆路旧案重审后,邓家人下狱,蔡卞和蔡京,却只是一个落职相位、一个被贬杭州,朝廷对蔡家这样的处置,彰显了官家与太后的态度,以曾布的政治嗅觉,不会不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