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苏沈旧事 (2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苏沈旧事 (2 / 6)
        沈括这样一个未能如期引发大宋官民战胜者狂欢的臣子,便会在其他方面也被尽情地抹黑,从而满足成为一个成色更足、骂起来更爽的出气筒?

        只听姨母沈馥之又道:“我从扬州带回来的,不止《梦溪笔谈》,也不止沈公的辩诬自语,还有苏学士元祐年间写给沈公的信,信中可看出,先帝驾崩、苏学士重回京城复职后,看到朝中重新当权的旧党,与当年王党中的卑劣者竟如出一辙,不免黯然。沈公恐他西去后,此信又落入不堪之人手中,却也舍不得烧去,便托我带回汴京,亲自送到苏公次子苏迨府上。”

        “姨母,为何不送到苏公手里?”姚欢脱口而出地问道。

        沈馥之一愣:“苏公去岁就被贬去惠州了。”

        姚欢赶紧装傻充愣地“哦”一声。

        没有真是太难了,一个穿越者处处容易说错话。

        沈馥之想的却是,外甥女到底是个闺中少女,岂会如她这般天天迎来送往、消息灵通地知晓京城大事。因而,她倒也并未对姚欢这份糊涂,更多地表示出诧异。

        沈馥之说了一番来龙去脉,意思很清楚,因枢相曾布与宰相章惇政见不合,章惇对于苏轼等元祐党人的清洗毫不留情,沈馥之便恳请曾布去官家跟前说情,至少将苏轼的次子、中过进士的苏迨留在京城,不予贬斥。

        “沈公归隐之前,自朝中所领俸禄,拨了不少去到族中,修建私塾,聘请先生,即使如你母亲与我这样的女子,孩提时亦可得到诗赋文章的启蒙。沈公省亲时,常来训导族中子弟,拷问文章功课,但严厉之余亦不失温和有趣,还与你母亲谈论过膳食之道。他临终前赠我《梦溪笔谈》时,还说;“苏迨?”

        苏轼的第二子?

        听到沈馥之提到“苏迨”这个名字,姚欢一下子提起了精神。这么快,才穿越来半天,自己就开始接触到苏门父子的故事了?

        沈馥之正起身去掩一掩窗户,以免向晚的凉风吹到姚欢的头,因而并未看到姚欢双眼中突然闪过的异色。

        再回身后,沈馥之缓缓道:“今岁出了正月,扬州来人报信,沈公怕是撑不到阳春。我即刻搭船南下,所幸在扬州见到了沈公最后一面。他除了将他归隐后所写的《梦溪笔谈》的刊印本赠与我和族中其他子弟,还提到世人冤他陷害苏学士之事。沈公是将去之人,气息奄奄,却泪染前襟,观之叫人心酸。”

        姚欢刚刚稍许压下的兴奋,又如林火般噌地窜了上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