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 安置学生和进城 (2 / 3)
去了依靠zhan流节约经费,没有工业就只能从大头回到家的时候,妈妈早就等着急了,妈妈迎着一通埋怨道:“我差点要骑车过去看看,还想着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三个人去报名,还去了整整一天的,人家其他的学生早就回来啦。”姬爸爸赶紧汇报今天的情况,妈妈想了想也是如此,算是过关啦,爸爸继续道:“娘家人过去了怎么可能不请吃饭?姐弟两以后的住宿问题也给安排妥当啦。哈哈!”
这给妈妈一个惊喜,就见她乐呵呵直说:“还是自己人好啊。”她还暗想:以后得多多去镇上走亲戚,有来有往才行呀。
姬洪军和欣灿正式上了初中,只是中心中学比红校和周大庄中学早开学,据说新校长为了让农村的孩子们尽早的学习英语,特意提前了20天,专门教授英语、打实基础!
课程都是曾经学过的,姐弟两人都很轻松,但是老师上课有台大的录放机,用磁带反复的播,要学生们反复的跟读学习,这个很正规。还讲了英语的历史,现在我们学的是英国的读音和语法,美式的虽然差不多,但是却是一种演变不正宗,现在流行最广的还是英式英语。
姬洪军每次听录放机都很用心,基础的读音就像普通话的发音,是基础会伴随着一生的。学校刚开学,要求不严,一般就是上午4节、下午3节课,大部分学生晚上都可以回家住。这时候的学习还是比较轻松的。
爱春姐和建军哥上学的时候家里没有条件,都没有录放机辅助,只能凭着自己的记忆和勤奋补充,一般都是写和读,听和说都是他们的弱项,而且是羞于开口的,就是大家说的哑巴英语,也是整个大环境的弱项。因为上下绝大部分人,只是当做考试的课程,不是应用!
姬洪军还专门和爸爸说了录音机的事情,他感觉家里有钱,必须得买,不能输在基础!爸爸又和建军谈这事,姬建军也是建议:“买台小的,最好可以用手拿着的更方便,我也准备买台,而且还得准备收音机,学着外国的电台学着说还得跟着说。”
94年8月,正好双休,爸爸就送建军哥去县里报名。一大早,姬爸爸摇起他的机动车,载着姬建军、二伯还有跟屁虫姬洪军,还有一些换洗的衣服、咸菜、一袋100斤左右的小麦、课桌和一辆老式的自行车。
突突冒着黑烟转眼走远啦。现在可以顺着县镇线,都是路况比较好的公路,姬加元开车比较稳当,他的驾驶技术算是一般,大家都不着急,最起码比骑自行车要快要好很多,几个人一路说话一路高兴。
姬建军的学费就贵了:500元/学期,还好包含住宿费还有一套校服,棉垫子,还有一套被罩枕巾什么的。比想象的学校要好些厚道些。但是,对于一般的农村家庭,这个费用还是很高,要不这几年种了大蒜有些存款的,真是供养不起的。
一一领取物品,安排宿舍,人多就是力量大,安顿好10点半还不到。因为今天不是正式上课开学,还有一天呢,姬加元就锁好车,几人商量准备找个地方休息,吃顿好饭,再去买东西。
对于县城,爸爸只是在每年卖蒜薹和大蒜的时候才来,一般都是路过,不会刻意的闲逛,对于二中附近更是不熟。二伯以前出差的时候也来过几次县城,但是这二中太偏僻了,他对一中附近比较熟。姬洪军这是他记忆中第一次来县城,实际上是第二次,他出生回家曾经路过。
4个男性对着如同镇郊的二中,周围更是没有好看的,找了半天,连个大点的商场都没有,跟镇上比半斤八两,想去好点的酒店祝贺都找不到。最后,只能在一家小店点了4菜一汤,简单的为姬建军庆贺,吃饱喝足。按照计划直接开车进城,进城里再逛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