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275.唐河岸的故事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4章 275.唐河岸的故事 (2 / 5)
        原来以靠近唐河为方便的人们,开始搬离这个充满了臭气怪味的地方,城市的中轴线也就逐渐北移,唐河周围,渐渐少有人居住。

        市场经济时代,人们开始明白,没有一个好的环境,是无法吸引到外资的,公家开始注重环境治理。

        用了十几年的时间,逐渐治理上游污染企业,建立污水处理措施,关停不达标企业,市内污水分流。到今天,唐河开始逐渐变的清澈起来。

        市里这一段唐河,公家投入巨资,沿河修建了垂直的石堤。石堤有四五米高,下面是单独的污水渠道,渠道上面以水泥板覆盖,中间才是逐渐清澈的唐河。

        河两岸的水泥板,覆盖了污水排放渠道,也就封死了污水的味道,两岸也就再闻不到臭味了。

        覆盖了水泥板,在两岸的石堤下面,也就自然形成了两条两米多宽的道路。又在这道路上添置了供人休息的联椅,这里就成了人们遛弯的地方。

        不止如此,石堤上面,两岸又栽种了各种乔木和奇花异草,原来脏乱臭的唐河两岸,变成了公园,成为了唐城的一景。

        好多唐城已经退了休的老人们,喜欢到这里来,沿着石堤留出来的阶梯,下到河边的水泥板路上,遛弯的同时,还能看看唐河,累了有联椅可以坐着休息。

        而且,这河堤下面安宁清净,相比起如今车水马龙,人声噪杂的城里,简直就是一片难得的净土。

        唐河穿唐城而过,成为公园的部分,有十几公里长,足够许多老人遛弯了,一点都不拥挤。

        十几公里的沿河风景区,老人们不可能从头走到尾。基本是在哪个路段居住,也就走哪个路段。

        在唐河东西两边,城乡结合,靠近郊区的地方,遛弯的人就很少了。

        这些地方,陡直的石头堤岸变作了原来的斜坡土岸,不过也做了人工的修缮。两岸沿着斜坡的岸边,栽种了不少灌木花卉,植了草坪,设了石子的小路,添置了许多的石椅石凳,依旧如公园一般。

        房宽明还真没猜错,张晓晗就是来这唐河岸边,寻找那些单身老年男子,做为目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