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谈古论今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八章 谈古论今 (1 / 5)
        “罢了,上官姑娘再说回四大才女之选吧。”

        上官绾轻微一偏头,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便继续在脑中梳理杂乱的思绪。第二位跃入上官绾脑海的是被称为咏絮之才的谢道韫。

        谢道韫出身东晋颍州谢氏,而当时颍州谢氏、陈氏像如今的崔氏一样名门大族,而当时琅琊王氏也极其兴盛,‘王与马,共天下’便是说的此时。

        而琅琊王氏和颍州谢氏也是联姻互通有无,王羲之便是出身琅琊王氏,其次子王凝之便是谢道韫的夫君。

        而咏絮之才说的也是她的著名一事,当年身为丞相的谢安曾在风雪中与子侄们讨论眼前之景,其侄子谢朗道:撒盐空中差可拟。

        就在众人皆叹十岁小孩说出如此诗句,无不赞叹。而身为五岁的谢道韫却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一下就震惊于这五岁小女孩的才智。

        而史书也将咏絮之才冠以谢道韫之名,加上卓文君、蔡文姬与班昭列位了四大才女。

        王芷点头,但也不肯定她的答案,而是自顾自的吟咏道:“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上官绾听此小调,像是词。可是词从梁代兴起,至他们越朝已有百年,可是如今仍然不入了大雅之堂,如今还是以诗为主流。

        可是上官绾细思此词,与蔡文姬颠沛流离一生相比,其中的思绪惆怅似乎并不示弱。尤其是最后一句,那群鸥鹭惊飞之象就发生在眼前。

        而王芷下句话直接将上官绾猛地从椅子上惊了起来。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王芷浅浅吟咏着后世流传上官绾的诗句,曾传这是上官绾幼时所作,暮年才示人。

        王芷不顾上官绾的错愕,自顾自继续言道:“当年我遇到砍樵人,不仅仅是听过几句残诗,还听闻他言道此诗与你,说是你与那词的作者、卓文君、蔡琰四人史称四大才女。”

        上官绾先是一声嗤笑,却随后又想到这些诗词的确精美绝伦,自己也闻所未闻。尤其是自己的私诗从未示人,就连自己父亲也很少过问自己的私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