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八章 鸡汤 (2 / 3)
安建国要是能按捺住不进作坊,而是一直跟着楚婕干着,楚婕能带着他先积累一波原始资本。等到时政策放开了,就可以让他大展身手了——也正是这一点,他如今跟着楚婕历练就是必要的:楚婕能潜移默化教他的,光是那份视野和对大局的预测和把握,试问还有谁能给他?
楚婕自己是没有兴趣进入体制的。她喜欢放飞自我,不愿意受束缚,更不愿意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在和人勾心斗角上。
就算是斗智斗勇,那也要是“大时代”级别吧?在集体经济的一亩三分地里玩什么“宫心计”,不好意思,那是撕胯版的“乡村爱情”。
所以,那个山洞还是要利用起来的。虽然从现在看规模小了点,但是不能因为靠上了柯主任,就一心盼着火箭式发展吧?
要是柯主任这条线意外断了,那可真是没处哭去;再者,不从零做一回,安建国的成长也是虚的。
想清楚了,心又踏实了一点。她趁机去县种子公司,买了各式种子,又上新华书店,选了几本这年代算是“先进”的农业养殖和种植的书籍:不光安建国要学习,她自己也要学习进步啊!
姑嫂两人就在病室里相对看书,倒成了一景。
楚婕时不时小心机地,拿出几个复杂生字词向安秀萍请教,还和她讨论讨论里头的理论——你看我可不是随随便便开挂的,我是经过科学有效的学习逐步成熟起来哒!
安秀萍自己学习领悟能力强,但也不由惊叹楚婕触类旁通的本事:大嫂是被农村耽误了啊!竟然只上了粗浅的识字班,胡乱上了几年学。不然,在早些年是能考大学的,凭大嫂的资质,说不定还真能考上!
楚婕:??你想多了,那时“我”还没来呢!
那对大哥大嫂也觉得奇怪,这明明就是一对农村来的姑嫂,怎么画风这么不一般呢?
楚婕就用朴实的语言和他们说了一番“知识改变命运”的鸡汤:
“我们虽然在农村,可种田不是也有学问吗?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杀虫,怎么种产量高些,里头都有规律对吧?那我们老百姓知道的,是一代代传下来的老话儿。可那些专门研究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不光知道要怎么做,还能知道为啥子要那么做。那些技术员下来指导工作,明明像是从来没下过地的人,为什么能说出些有用的事情呢?就是因为他们懂那些规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