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八十七章 志愿 (2 / 3)
原来在安家村的时候,他们就很多次议论过高考和知青返城的问题。恢复高考,里面很大部分的参考人员是知青。
要知道,在楚婕前世的历史上,1977年的高考,报考人数570万,录取人数27万,录取率是4.7%。
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报考人员面临落榜,再次经历茫然和失望。
而转年的录取率,同样少得可怜。有人在为终于迎来曙光而欢欣鼓舞扬起生活的风帆时,也有人一次次堕入深渊,抬头看不见道路和希望。
纪京生还没有复职的时候就琢磨这个事情,那时候他和纪东方被人看守着困坐一方小院,日子却没有在焦灼中虚度,而是都在苦苦思索这些关乎无数人命运的事情。
“这次高考之后,考上的且不去说他。落榜的五百多万人,反而最应该引起重视。从前知青守在农村建设,多少也是因着看不到别的可能。如今到手的机会又错过了,这落差感,反而是最难以克服的。”
所以,高考生们焦灼的等待背后,其实有人彻夜在为他们找寻出路,多给一个人机会,再多一个人,再多一个……
而这背后,是多么惊心动魄的博弈,多少知识分子提前获得了自由,多少部门联动,工厂,机构,机关,公社……
纪京生还叹气呢:“如今还是国力有限,只能一步步来。现在做的,也就是叫年轻人看到除了高考,他们还是有退路的,国家是把他们放心上的,多给点时间罢。”
楚婕听着都心酸,心说以后老爷子要是还拉我壮丁,只要不是叫我进体制工作,余下的我坚决不推三阻四的。哪怕只对一个人有正向的作用,那也是一个人的命运和人生呐。
不过这事也确实延宕很久了,过了初六,成绩全面下发,正式进入志愿填报——是的,采取的是依据成绩填报志愿的方式。
小纪同志的成绩没有丁点悬念的,任我行的节奏。她最挂心的就是安秀萍、青松和窦红星几个,第一个给安秀萍打了电话,是徐良才来接的电话。
“考得极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