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御碑亭主人的身世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章 御碑亭主人的身世 (1 / 2)
        小伙子朗诵完,辛所长高声问:“好不好哇?”

        “好!”

        一片嘴含雪花的叫喊,一阵风声裹挟的掌声。

        “我说不好!”一个女声响起。喊叫的是位20出头的姑娘,是小伙的女朋友。

        “怎么了?”小伙子抓耳挠腮。

        “水分太多,干货太少!就像我早上吃的东XX面馆的面,看上去满满一碗,实际都是汤,下筷吃了两筷,再捞就是汤了。你看你的诗,就是跟东XX面馆的师傅学的,一半是干货,一半是汤水。干货太少,重复的水分太多。什么好大的一场雪,好大的一场雪。”

        引起了一阵轰然大笑。

        “你懂什么呀?我的小姑奶奶,这种情景下的诗,唯独反复吟唱,反复抒情,才能最酣畅的表达感情。干货多了,反而把奔放的情感堵塞了。反复吟唱反复抒情,你懂吗?就像《拉兹之歌》,小伙儿唱了起来:‘到处流浪,到处流浪。’咏叹调式的写法你懂吗?”

        “我也觉得小李子的诗商业味太浓,有很大的骗稿费嫌疑。”发表此意见的是又一位男士,30多岁的金硕士,是小伙子的好朋友。——唯其关系不一般,才会在这种场合下来打趣唱反调。

        “又怎么啦?”小伙子咧开了嘴。

        “其他文稿是按字面计算稿费的,只有诗歌是按行数计算的。六七十年代有位著名诗人贺敬之知道吧?他的一首《我爱雷锋》,其中有一句:‘我爱你,雷锋。这就是说,我爱真正的人生。’3行,你就3行吧,他偏‘我爱,’一行,‘真正,’一行,‘人生,’又一行。本是3行的,他弄成了7行,3行是3行的稿费,7行,能赚7行的稿酬。你呢,跟人家异曲同工,反复吟唱,吟唱一句是一句稿费,吟唱两句,是两句的稿酬。大概20多行的诗,里面的水分将近一半,将近一半的稿酬,是被你反复吟唱出来的。”

        评论家的话没讲完,就被大家的哄笑给淹没了。

        这算是一个插曲。一行人又在山路上走了半个多小时,就在山下的一个小镇上,找到了他们要拜访的家。

        这何老先生是一位退休的中学老师。原是教历史的老教师,退休十几年,他把精力和兴趣,全都用在了江东市及周边地区,杰出却并不被传扬的人物的钩沉挖掘和传扬上了。其中最津津乐道的,最令他感佩万分的,当推御碑亭的主人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