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唐人街的华人精英(下)(四千字大章) (2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6章 唐人街的华人精英(下)(四千字大章) (2 / 6)
        当然,那些大牌时装设计师和工厂设计师肯定不同,不过林建忠如果能得到卡罗琳的帮助,挤进纽约时尚圈至少会容易许多。

        “那我就提前谢谢周先生了!”林建忠立刻拱了拱手,表示感谢。

        “咱们俩也别先生来、先生去了,小弟今年二十六岁,年龄应该比你小,就叫你一声林大哥吧。我那位朋友林哥你肯定听过她的名字,卡罗琳·肯尼迪,美国前总统的女儿。”周阳继续说道。

        “肯尼迪总统的女儿?”林建忠脸上立刻露出几分诧异的神色,“周老弟的人脉果然很广。”

        实际上林建忠心里现在更加迷惑,一个从未有交集的美林银行华人主管,突然打电话邀请自己吃饭。

        现在看来对方还是一个能量很大的人物,也不知道今天找上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林建忠决定继续以不变应万变。

        “华尔街主要和美元打交道,自然能接触到三教九流、各个方面的人物。卡罗琳之前是我的客户,现在则是我的合作伙伴。

        林哥估计也很疑惑,我为什么会冒昧约你出来吃饭。在我去香港工作之前,曾在曼哈顿唐人街居住过一段时间。

        曼哈顿的下城区从二十世纪初,就已经不是工业区了。现在大量工厂挤在曼哈顿唐人街民房之中,不但使得华埠的住房供需失衡,让房租变得更高,还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我没记错的话,喜士打街去年就发生过一场火灾,起火原因好像是一间制衣厂里的搬运工乱扔烟头。”周阳起了个头,却没有直接挑明来意。

        “周老弟你说的确实没错,我们不是没想过把工厂往外搬。但是美国这个地方比较欺生,我们华人又长期被歧视,搬到其他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风险很大。”林建忠解释道。

        有人也许会问,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每个选民手中都有选票。政客们把一个地方的经济搞上去,比如通过招商引资,给选区内的居民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不是更容易收获大家的爱戴吗?

        但如果是从无到有搞一个工业区,就算像国内的佘口那样动用大批部队工程兵,也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完成基础的三通一平。

        而在工会势力强大的美国,工人们朝九晚五,每天干完八小时就下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