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五章 失落的世界 (2 / 4)
一提起曰本经济泡沫,绝大多数专家都必提广场协议,分析曰本是如何被米国收割的,嘲笑当狗还被踢。
实际情况恐怕没那么简单,当时签署类似协议的不止曰本一家,结果就曰本混成现在这样,比如同样被刁难的德国就好好的,后来都快成欧洲老大了。
江川认为根本原因还是曰本的能力有问题,只要有机会就冲动,几乎和二战时一样是狂热,结果玩死自己,其实怪不得别人。
广场协议要求日元升值美元贬值,以遏制日本产品对米国的倾销,当时要求升值百分之五十,应该说并不过分,日元估值的确偏低,非常有利于出口。
然而曰本这时候误判了,不仅仅欣然同意,甚至主动提出要求,将日元升值百分百。
明明货币升值不利于出口,商品价格将失去优势,曰本为什么还要主动加码呢,难道嫌死得不够快?
当然不是,曰本有自己的小九九。
曰本经济是以出口为主导的外向型,六七十年代搞贸易赚了大量的钱,于是开始投资东南亚,占有了大量市场。
八十年代大陆开始改革开放,于是日资也大量进入,很快就投资了大量企业,占比世界第一。
这样一来曰本就有了底气,当时设计了一个雁阵经济模式,曰本未来将作为亚洲的领头雁,带着大家一起往前飞。
领头雁当然不免费带路,在雁群里不但当老大,还妻妾成群。
假如曰本当时在亚洲投资了三万亿,如果顺着米国人的意思主动将货币升值一倍,那么资产价值岂不就立马就翻倍变成了六万亿?
而且经济上一旦控制了亚洲,那个各国也就是曰本的三妻四妾了。
说白了曰本当时就是忍着被米国割一刀,想趁这个机会再次占据亚洲主导地位,尤其是刚刚开放市场的大陆,感觉已经十拿九稳了。
正因为上下都认为只要吃定了大陆市场,即便北美市场的出口因为货币升值而减少些份额,那点损失也能在东南亚以及大陆补回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