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分田地草木皆有主,归门户山川更…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回:分田地草木皆有主,归门户山川更… (2 / 3)
        且说这何老爷,自前几年剃了头,感冒不断,邪气缠身,加上又是心病难治,已经多年不太在人前出头露面,家中一切事务由大少爷掌管。时下听见何老大说,李家的亲房要开荒占地的事,知道是捷足先登。只怕将来会有更多的外地人,迁到这里来,心中就有点着急,便把大少爷叫到跟前来指教说:“人家李家最近来了一门亲房,已在歇马店地方,开始开荒圈地了。”

        咱们现在家口越来越大,得想办法再多开点地场才行。你和其他几个兄弟衡量,是否可以分门别户,各自营生。家中现有土地,平坡远近搭配,每家平分,然后各自根据力程,自己开荒扩地去。否则大家挤在一起都不上心。门户一大,这叔伯兄弟、诸姑伯嫂、婆媳先后之间早晚会生出事来,早做打算有备无患。

        大少爷听了点头应承,随即召集弟兄们商量,大家都认为合适,后人们个个心中,早就有分家的想法,只是难于开口。当下就决定,先在沟对面开荒扩地,为分家做准备了。

        众家丁知道此事,心中各有打算,自家门口周围也有荒地,只因力程单薄没法开垦,一旦被外来人占了,自家祖祖辈辈,不就是个扛长工,打短工的命了,也叫人笑话。这王老二便挑头,找何老爷为众家丁说话了,要求各家都得分得些荒地,即使当下无力开垦,等有力程再开也不迟,让大家都有点地场,是情理之中的事。

        何老爷一来迫于情面,又因这众家丁还有点势力,最后随口就说:“干脆把这条沟按上下分开,上沟叫建廓子,下沟叫歇马店。现在上沟住家的就近占地,下沟住的与李家商量着办就是了。”何老爷这一应承,一场瓜分荒地的热闹场面,就此拉开序幕。

        先说这何老爷家,祖上是最早来这里的主要拓荒者之一。起初以种大烟为主,后来耕种粮食为主,兼做商贩。经过好几代人的经营,时常雇佣好多长工,积累了丰厚的家业,在这里建起了庄院。到了何老爷这一辈,找了个婆娘非常争气,给何家生了五个儿子,改变了何家祖上代代单膀的命运。眼下是人丁兴旺,家业殷实。

        前两年何老爷偷着请了几个匠人和道人,把这里的旧庙重新修整一番,道人给起了个名字叫三圣庙,庙内供奉着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神仙大家拜,但这名分可属何家,于是何家就是当地的大户,也得到官方和当地人的认可,自然叫何家庄了。

        再说这何老大,虽与何老爷家族同姓,但不是近亲直系。祖上是凉州人,在甘草店经商,后来也是为了种大烟谋利,迁移到这里来的。看见有好多无主的柳树,沟坡上还有一个泉眼,水源还算旺。不知何时前人曾在这里居住过,就依着山坡埂子,坐南朝北挖了几个窑洞,安置下来,就近把九科滩开垦出约几十垧地,勉强养家糊口。后来人把这地方称柳树湾。

        到了何老大这一代,家族人丁不旺,财路不广,就把妹妹嫁给了李家的二公子,与大户之间结了亲,也好相互关照。当下这何老大是爹娘没了,弟兄失散,自己又无力开垦新地场,只能种好祖上所开垦的地场,有余之力,便给建廓子何家做长工打短工。时间一长,与何老爷家的后人及儿媳妇们,混得还情热,时常都顾不上关照自己的家小。家中的活路,全靠婆娘料理。

        如今迁来个李家,因儿子多,家口大,劳力强,有点到处占地的势头,何老大为此就坐不住了。按照当时规矩,祖坟地不纳田税,何家便在上湾的祖坟地周围,占了好大一片荒地,后来人们把这块地叫大坟地。祖上费了好大功夫,在大泉沟东边的一个沟沿上,筑起了一个六丈见方的庄子,欲想把这个地方便称为何家庄,也算给祖上争点脸面。

        何老爷知道此事以后,怕冲了本家的门头,坚决不依,何家庄只有一个,不能有第二个,何老大所住之地只好维持柳树湾。

        再说这王老二,祖上据传系山西太原王氏的后代,祖传一手好武艺,爷儿弟兄个个舞枪弄棍一把好手,加上天生膀大腰圆,一副八尺有余的个头,貌相之中隐带几分杀气,兵家见了都是惹眼之辈。为逃避徭役,从大槐树下来到这里,起初在白马庙里安身,干着护神守庙的行当,因当地人烟稀少,献神贡饷实在寒酸,家中人多口大,无法维持生存,只好在白马庙一沟之隔的地坎上挖窑开地。

        几年之后,除住家周围的一大块川地外,还在沟湾里开垦了不少坡地,而且地块之间基本连成一片。王家老少对农事基本不通,虽垦了不少地,但收成欠佳,加上连年天灾,其他几个弟兄又被抓去服徭役去了,这地场就半荒半耕,如今遇上各家抢占荒地之事,王老二却不舍弃半寸荒地,这道湾只好起名叫王家湾。

        候老三祖上和李家是亲戚,一起搭档最早到这里来拓荒的。因过了好几辈人了,相互之间也就疏远了。家族现有三代,家口稍大,在柳树湾西边的一道湾里,依着山梁坎子,坐东朝西挖了好几个窑洞住着,占有这道湾的全部场地,就命名叫侯家湾。

        周家祖上和何家是亲戚,最早与何家搭档来这里拓荒。起初种大烟,兼做商贩,经营不错,到了后辈们手里,都是些不肖子孙,赌博抽大烟,加上天灾出了人祸,婆娘娃娃被窑洞塌下来埋掉了。家道逐渐败落,再续了个婆娘,生了不少娃娃,但个个都是洋眉瞪眼,没有个能提起线索的。因与何家的关系,就将现住地方起名叫周家沟。

        其他小户人家都是后来的移民,居住地方都在山梁高处。各家尽管都得到些荒地,但没有资格自立门户,只能暂时靠扛长工营生。有山顶上、龚家湾,苏家住在这插牌山梁改名苏家梁。

        李家祖上是这里最早的拓荒者。虽说时下家中人口不多,但祖上家业丰盈,占地较多,前几年祸乱期间,李家人遭了灭顶之灾。因受庙里的神仙保佑,李家的孙子才幸免遇难。李家老太太就把附近的庙供奉起来,常在庙里求神拜仙,这庙就起名叫阳坡庙,庙主也就属李家了,这地方干脆改名李家河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