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上的绿色小珠子到底是谁的 (1 / 2)
张牡丹回到家,开了门,进屋看到孩子不在,急得快晕过去了。
她熬了一宿没睡觉,天亮去找肖继生,本来是想和他说一下自己的遭遇,再商量一下以后的计划,临走前怕孩子走丢特意把门下了锁。
没想到,计划没商量成,反而被肖继生糟蹋了,回来后孩子还不见了。一时间,张牡丹的内心翻腾着,她一下子扶着门,弯下腰,想要把心肝肺一并呕出来。她呕自己的一身委屈,内心里想着孩子到底去哪里了,她低沉地喊了孩子一声“秋叶!”那一声撕心裂肺,却几乎没有什么声音。
张牡丹的家很小,在村子北边靠近农田的地方,这里四不靠,虽然周围有邻居,但离得比较远,别人都是独门独院,只有张牡丹家平地里起了一座小土房。
房子北边是一条生产队浇农田用的水渠,又深又长,伸向无边的麦田。夏季里,张牡丹和孩子听到的是沙沙响的风吹麦浪声,秋季里看到的是人们趟过玉米地的裤管。这个小土房大概有十几平米,旁边连栅栏都没有,房门由两扇晃晃悠悠的木板组成,它们搭在一起,中间有一个合页连接,门板上面是两扇小玻璃窗。
屋子里很简单,正对门的是一口井,用木板盖着,右手边,是一铺炕,炕太小,旁边又垫了些木板,这样才能睡下张牡丹和女儿。炕上放着两个连在一起的箱子,箱子是棕红色的,上面漆着两朵牡丹花,这是张牡丹的嫁妆。箱子旁边的墙上挂着把扇子和一只放针线的劳动布包。炕旁边是烧火的灶台。左手边靠门口的位置是个案板,用砖块垫起来的案板下面是锅碗瓢盆,再旁边是两个小板凳。这就是所有的家当。
这个小屋门朝东,每天太阳升起时,从门缝里挤进来的阳光,是张牡丹母女的希望,它们就像跳跃着的精灵,那么闪亮、明媚,能把人心底的阴霾驱散。当然,除了这扇门和门上的窗,这个家,没有其他窗户了。
此刻,张牡丹找遍了所有角落,没有看到女儿的踪影,她眼光移到扇子上,想起平时和女儿讲起的谚语-扇子有风,拿在手中,你要想借,等到寒冬,欢笑声还在耳边,此刻却不见了女儿。
她仔细翻找着女儿的痕迹,却没有半点头绪,她觉得应该快点四处找找,正要关门时,张牡丹踩在了一个绿色小珠子上,她捡起它来,锁门。
她先去了小翠家,小翠家只有耳背的老太太坐在院子门口晒太阳,问她有没有见秋叶,老太太直摇头。这边没了希望,张牡丹一声声喊着“秋叶”,一边往文文家跑,文文妈虽然平时不着调,爱打扮,穿着与周围人格格不入,但内心还是不坏的。文文妈这一天正好没有上工,看到她焦急地找秋叶,忙跟着她一起找,还叫了守村人-二冰,就是一个傻子,整天挖鼻屎吃,三十多岁有时候出门都不知道穿裤子,光屁股乱跑,二冰打小死了妈,村里人看他是个可怜人,也都不欺负他。这二冰虽然傻,但也认识人,知道秋叶是谁,跑来跑去地找着,大声喊着。
快天黑了,还不见秋叶,张牡丹快急死了,忙又跑去找肖继生,肖继生一听也急了,怪她怎么不早点说,这样大家可以一起找。于是,由两个人清晨的风流引发的全村人找孩子的故事正在日落前上演。
肖继生搂着张牡丹,劝她别太着急,这个场面,全村人看在眼里,也算是肖继生向大家宣誓张牡丹被他独占了。但往往,宣誓和声明没什么用。
快天黑了,秋叶还是没出现,张牡丹的腿都软了,直扇自己耳光,她没有力气哭,一直在发抖。又找了一阵子,村子里的人散了,月亮也爬上了树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