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4章 鸿龙游鞭衙鼓唤新将 (2 / 5)
有时越有才的人,越容易走弯路甚至是邪路。有句话叫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这个道理。李大德如果真想让小徐将来担当大任,首先就要打掉他那自以为是的毛病。这种做法,与老李故意不给李靖升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也不是什么人都值得这般费工夫的,对于另外一些聪明人,开门见山反而更妙。
比如眼前。
李大德饶有兴致的观察着众人各异的表现,同时目光扫过城外旷野,便嘿的一声笑道:“将门之后?华夏自炎黄之始,哪个不是将门之后?这些人啊,被所谓祖宗荣耀蒙住了眼睛,却从未想过荣耀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去挣的!祖上留下的,非是荣耀,而是责任!”
“非是荣耀,而是责任?”
就在其他人还琢磨这句话的深意时,黄君汉已是长笑出声,抱拳朗声道:“说的好!听赵王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矣!黄某受教!”说着,还俯身行了一礼。
本是为了嘲讽瞎掰两句的李大德站着没动,生受了这一礼,却不是为的所谓“受教”,而是为接下来对这货的安排。
他要在河内也设立军府屯田,但此时新地未下,又逢战乱秋荒,加之这边也算是将来面对河北以及河洛进攻的最前沿,一旦军府成立,面对的困难可要比小徐多多了。
他不想让中枢又派个夸夸其谈之辈过来瞎鸡儿掺和,而黄君汉从军三载,经历过东征高句丽,做过东郡司马,后受翟让牵连流亡河内,成为流寇。年初才受李密招降被授为河内太守,最熟悉这边的人文情况。由他来筹建军府、屯田练兵最是合适不过。
当然除了优秀的履历,留下他效命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他那与旁人不同的战略眼光。
比如当初他就察觉出唐军有可能会突袭河内,力排众议在王屋与济源之间的山谷建軓关,又在河清以西的摩天崖下建柏崖关。
事实也证明这两处关卡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拦住了冯立进兵的脚步,只是他没想到李大德会从水路出现。
“既然你说受教,那本王倒要考考你!若你继续为河内主官,会怎么做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