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0章 巴蜀的鲨鱼? (4 / 5)
炎黄。
至少是炎黄时代的文明产物。
如此一来,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东方沿海的鲨鱼,居然会和西南大山后的巴蜀符号,结为一体。
真的不合理。
炎黄时代,巴蜀与东方沿海,说是两个世界都不为过。
事实也的确如此,巴蜀文明被无尽大山包裹着,相当封闭,那里确实诞生过非炎黄、尧舜禹、夏商周一系的独立文明。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这句话可以理解成很多含义,但最直接的一重含义便是:蜀道难走,年轻人去了,就出不来了。老年人想出蜀,一定会老死在半路上,客死他乡。所以‘少不入川,老不出蜀’。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唐代李白的诗。
遑论史前的炎黄时期?蜀道究竟有多难走?
以当时史前先民的发展程度,沿海到巴蜀,这段距离,他们怎么走?
炎黄时代的鲨鱼造型,搭配巴蜀符号,违和感爆棚了。
虽说喜马拉雅山脉和第一高原在板块漂移前是大海,巴蜀在那个时期,或许是沿海地带。但板块漂移的时候,地球上还没有人类。
就算有鲨鱼化石,当时没有‘化石’概念的史前古巴蜀人精心保护,并按照鲨鱼化石的模样,雕刻出一只鲨鱼,概率简直太低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