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神秘的主考官 (2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六章:神秘的主考官 (2 / 8)
        墨义,乃是要对经书注解进行批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诗赋,则是根据命题做出一首符合格律的诗词或骈体文章。

        至于策论,就相当于一篇议论文,可根据命题,完全展现自我想法,此科目占比最大。

        在元日之前,便有许多参加应试的书生赶到了长郸城。

        据统计,此次参加科考的举子足足有一万八千多人,比去年又多了五千人。

        这一万八千余人已经是各州府里的取得举人头衔的佼佼者了,由此可以看出,大周百姓对于科举的狂热。

        科举,确实是无数百姓逆天改命的唯一途径。

        而此刻,长郸城的举子们都在讨论一件事情:这一届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会是谁?

        历届科举,主考官的人选都非常重要。

        因为主考官不仅负责科举考试的全部事宜,连试题都需要由其把关。不同的主考官,考试的题目自然也很不一样。

        三年前,主考官乃是昭文馆、史馆馆长、参知政事,副相潘文岳。

        潘文岳擅长经义,故而那年的帖经、默义,都比较困难和偏门,一些熟读潘文岳策论文章的士子们容易取得好成绩。

        六年前,主考官乃是现在的文相萧敬业,萧敬业是个实干派,故而策论的题目非常契合当年大周的发展态势,留意到这一点儿的士子便更容易取得好的名次。

        故而,主考官的人选,几乎可以决定很多人的命运。

        此刻,在一家茶馆之中,一群参加科举的士子们围在一起,正在热火朝天地议论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