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奇迹继续(二)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1章 奇迹继续(二) (1 / 4)
        王笑天排在跳高决赛的第三顺位出场,总共有七名选手参加决赛,从排名顺序上来看,他的资格赛成绩很一般。

        事实也的确如此,及格线是1.90米,在王笑天前面出场的两名选手,一个的成绩是1.90米,另一个是1.91米,王笑天是1.93米。

        而第四名出场的选手,成绩是1.98米,比较下来,包括王笑天在内的前三名出场的选手,成绩实在是有点儿强差人意,保留实力也不是这个样子的做法。

        不过无论是参赛的选手和赛场内裁判员、工作人员、以及看台上的观众们,都不关心王笑天的资格赛成绩是多少,大家都在期待着他在决赛中的第一跳,只有这一跳才能反映出来这个天才少年的实力到底如何。

        跳高比赛的规则是比较有意思的,参加比赛选手可以自己选择高度,前提是所选的高度要比自己前一次跳过去的高度至少升高2厘米,而且必须是整厘米的调整高度,不能有不足整厘米的高度出现。

        每一个新的高度,选手都有三次试跳的机会。

        这里有个细节上的规则要注意,比如说这名选手在自己所要的高度上前两次试跳都没有过杆失败了,在第三次试跳时选手又要了一个新的高度(至少要比前两次没有跳过去的那个高度升高2厘米),那么这个新要的高度对于这名选手来说只有一次试跳的机会。

        失败了,那就没有再次试跳的机会了,你最后跳过去的那个高度,就是你的比赛成绩。

        跳过去了,按照前面说过的规则再要下一个新高度,这个新高度选手又有三次试跳的机会。

        如果比到最后,两名成绩最好的选手所跳过去的高度是一样,那就看是谁的试跳次数少,谁就是第一名。

        只有剩下一名选手时,也就是第一名这位选手,才会取消每次升杆的高度不得小于2厘米这个规定,可以一次只升高1厘米。

        高水平跳高选手,有时会采取一种比较冒险的战术,如果其他选手的成绩不是很突出,水平高的选手会放弃第一次、甚至是第二次的试跳机会,在第三次试跳时要一个全场最高的、自己有把握的高度一次过杆,把其他选手都甩在身后。

        这种战术有利有弊,是好是坏不好妄加评判,全看教练员和选手对于赛场形势的分析判断决定采取与否。

        用好了,对其他选手会产生很大的威慑力,使他们出现心理上的波动,打乱他们的比赛节奏,从而影响到竞技水平的正常发挥,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

        但是用得不好,或者是有别的选手也采用了同样的战术,那结果就难以预料了,,弄不好会把选手自己的心态给搞崩了,那就成了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料谈资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