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篇:枞阳县城,有一位挑水的张妈妈 (1 / 2)
我家住在枞阳县城老街凤凰山西侧的山坡上,家门边坎子上的邻居名字叫张桂花。张妈妈曾经是在县城里给人家挑水的。
小时候,县城里还没有自来水,吃水要到水井边去打水挑回家,或者是到枞阳的长河边去挑水回家。
在枞阳县凤凰山,老一辈的人们经常会谈起挑水的张妈妈,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那些年,她给人家挑水,赚辛苦钱养家糊口。
小时候,我总记得她天天给凤凰山路的商业局食堂和财政局人家,光明顶上的老邮电局职工宿舍人家挑水,记忆中,好像给人家挑一担水,有付伍分钱,有付一角钱。
从前,枞阳县委大院有一口井,叫大井,张妈妈挑的水,是从大井里一小铁桶一小铁桶提上来,倒入两只木水桶里,再一担一担挑到别人家的水缸中。
挑水纯粹是苦力活!赚的钱不容易,枞阳城里的人都记得,当年,老县委大院里的大井最深!再干旱的年月,有些井水都干涸了,而大井里的水,仍然泉水源源不断涌出,井水长年清澈见底,喝下去甘甜如醴,冬天,大井里的水温暖,提大井水洗衣服洗菜不寒手,夏天,大井里的水清凉清凉。
挑过井水的人都知道,挑一担百把斤重的水,没有棒棒的身体是不行的,尤其是爬陡坡,当年,凤凰山山坡和老广播站大坡都是很陡峭,后来修水泥路了,降了山坡的高度。从县委大井到老广播站大坡上的老邮电局宿舍,最少有六百多米的距离,即使空手从大井走到山顶上的老邮电局宿舍,走一个来回,人都会走得气端吁吁,正值中年的张妈妈,挑百余斤重的水,一上午时间,张妈妈要来回十多趟,挑水上山!每担水,要用绳子系在小铁桶手把上,在大井中打七八次!
大井水很深,记忆中的大井,有十多米深的样子。用小铁桶在井里打水,是件不容易的事,没有一定的经验,小铁桶在井水中漂浮,小铁桶沉不下去,就装不进井水。
当年,张妈妈蛮有力气!我家吃用的水,是我同大哥俊生,弟弟五六一起抬回家。我抬水的时候,常常见到张妈妈站在井圈上提水,她站在圆井圈上,两脚叉开,手中的绳子轻轻提起,稍微用力,向贴井壁的相反来回一甩,小铁桶整个翻转过来,沉到水底,就可以拉小铁桶上的绳子,一下一下拉,提出盛满水的小铁桶,再倒入大水桶中……
无论刮风下雪天,张妈妈挑水从来没有中断过,当年,张妈妈已是满头花白头发的人,常常穿一套黑色的衣服,脚上穿着黑胶鞋,特别是下雨天,戴一顶竹斗笠,挑一担水,一步一步地向坡上走,很沉重!很沉重!样子挺吃力!
小时候,经常在张妈妈家玩耍,见她经常给胶鞋里,垫些稻草,用稻草做鞋垫,她老人家对我说:“胶鞋里垫稻草,挑水上山时防滑耐磨。挑水老人家小儿子张四益,跟我是童年玩伴,张四益大我四岁,当年,是我们凤凰山西山坡上的娃娃头,每到星期天或寒暑假,张四益会带我到五七圩,团结圩,或大闸杨柳树林中捡柴……
那些年,张妈妈给别人家挑水的身影,永远刻在枞阳镇老人的心坎上,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枞阳县成立了自来水公司,枞阳城里的单位和居民都安了自来水龙头以后,张妈妈才结束了挑水生涯,她也成了老枞阳街上人,心中的一段记忆,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张妈妈一生养育两儿两女,都是她一人含辛茹苦地给儿女们培养成人!记忆中的张妈妈性格刚烈,为人仗义豪爽,好打抱不平!无论别人夫妻吵嘴或邻居吵架,只要她在场,即使跟她关系再好,无论谁错了,张妈妈都会毫不留情地敢直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笔趣阁阅读网址:wap.xinbiqug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